连花清瘟口罩拿下专利,并申请连花清瘟内裤和内衣!你会买单吗?

  疫情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用过口罩的人开始戴上口罩,但不讲究使用方法,1个小时、一天、甚至一个星期都不换,导致滋生细菌还不自知。

  后来各地官方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教导大家口罩的正确使用方式,避免主观上的‘攒菌’行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接下来,就是各种口罩的兴起,小到花样,大到功效,便宜的9.9上百个,贵的好几百块钱一个,3年过去了,许多人才明白,8小时一换的医用口罩才是真理。

  让人们认识到口罩需要勤换的时候,又明白了医用口罩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再次接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连花清瘟口罩来了!

  

  目前披露的这个连花清瘟的新专利,类型为发明专利,且在该专利的说明书中,明确表明此专利可以抗病毒,其中病毒的类型包括优选甲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

  原理就是在口罩中“内置”连花清瘟涂抹片,在专利中准备地称作“连花清瘟植物黏胶纤维面料”,以起到抗新冠的药理防护作用。

  

  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疑惑了,众所周知连花清瘟是口服药,口服变外敷,而且是涂抹至口罩上,且不论多么的高科技,也暂不讲究物理和化学,口服药是如何通过物理途径防止新冠病毒入侵口鼻的?

  连花清瘟口罩包装背面的《注意事项》中提到了“滤片”,每个滤片推荐使用时间约为10个小时,10个小时候还要拿出来清洗,用中性清洁剂加水稀释后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直到晾干,方可继续使用。

  所以,这是一件可经常换洗的物件,但提到“面料”,我们似乎就意味着问题没那么简单了,紧接着我们继续一字一句的看资料,有了重大发现:

  

  内衣、内裤、袜子、手套、围巾、桌布、床单、被褥、防护衣、防护帽应有尽有,皆在研发系列里面,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水深火热中的欧美,他们没有这些神器的保护,是有多么的可怜。

  连花清瘟内裤、连花清瘟袜子、连花清瘟手套,听上去是不是安全感溢出?

  

  通过网上的公开数据表述:以岭药业的公告中曾显示2021年度公司连花清瘟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40.15%,一个产品托起了一个巨人。

  通过这个逻辑,不少“民间科学家”纷纷献出自己的“科研想法”:

  例如在尼龙布上涂点皮炎平,用这种布料做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具有杀菌止痒和预防皮肤病的效果,能有效抑制细菌真菌感染。

  例如在毓婷磨成粉涂在杜蕾斯上,或者把毓婷做成爆珠,放杜蕾斯顶端,也是遵循了口服药可以涂抹和做成滤片的逻辑。

  再例如,达克宁袜子、达克宁鞋垫、酒精爆珠服饰等,随时随地洗涤身上的病毒。

  因为在此专利之前,科学家们都没想到内服药物可以外敷或成为滤片依旧可达到药效的智慧,这种超出正常人理解范畴的高科技正在横空出世。

  接下来我们还想对连花清瘟口罩做深一步的潜力挖掘,我们在连花清瘟胶囊的成分中看到了一个东西,它叫炙麻黄。

  而通过医学资料和对医学人士的咨询中,我们知道了炙麻黄里含有一种东西叫“麻黄碱”,我们就继续搜了搜麻黄碱的百科,这种拟肾上腺素药是暂时最好的缓解感冒的特效药之一,像流感病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头,甚至可以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可在资料中,我们又发现了一行字:“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因为麻黄碱和麻黄碱这类甲基丙苯类化合物,通过简单制备就可以合成甲基苯丙胺,就是俗称的冰毒,比如你呼吸不顺畅去医院做鼻炎镜,一般检查前医生会给你鼻子里喷几滴淡黄色的药水,那玩意儿一喷立马见效,就是麻黄碱。

  但是这东西医生是不会开给你的,以前的滴鼻净,现在也买不到了,因为它是处方药,效果是好,但副作用也很大,尤其是普通人连量可能都把握不准,但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薄荷脑等成分用量过多也会中毒,所以我猜连花清瘟口罩中或许、应该不会加入这些成分,当然专利成果不会外漏,具体情况我们并不知道。

  只是目前通过科学共同体的官方表示,新冠是自限性疾病,也就是病毒感染,需要靠自身免疫力对抗,药物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连花清瘟口罩即将面世,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这是科学进步的象征。

  

  凭借滤片的加持,会让我们远离新冠,以前我们做科普是要讲药进入人体循环然后协助清除病毒,而现在我们的科学认知将被刷新,把药“洒”在口罩上暴露在空气中可以消灭病毒,这是一项重大突破吧,这或许是一项神秘且高精尖专利。

  最后跟大家分享两个必要性信息,一份来自“连花清瘟胶囊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被国际权威期刊《循证补充替代医学》刊发的文章。

  (但按照中科院的分区规则,处于4区,而这份期刊也就是最低的一个分区,并没有被国际医学界所认可)

  

  2022年4月10日版的解放日报也发文称:“连花清瘟”不是新冠肺炎预防药之外,另一份消息是来自终南山院士在8月份提到的内容,他说:“没有一款药物被证实对新冠有预防作用”!

  

  就说到这吧,3年过去了,我们打了一场艰苦而又团结的防疫战,如今我们迎来了放开,而与此同时,或许我们也将迎来新一波的“商业消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