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发热,你会选择中药退烧还是西药退烧
这3年来我们对新冠病毒严防死守,大部分的中国人小日子还是过得比较安生的,但是,现在,我们距离新冠病毒越来越近了。不只是新冠病毒,同时,还有流感病毒,很多专家表示,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交替感染或者叠加感染。不论是新冠还是流感,除了可能导致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发热,而发热往往比其他症状更让人担心,特别是如果作为父母,面对小儿发热时,通常会感到紧张焦虑。
其实,我们大家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医学常识,知道发热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所以,通常不超过38.5℃的情况下,就算是西医,也不会建议使用退烧药(这里所说的退烧药是西药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等)。但是,如果体温一再升高呢?大家就会担心会高热惊厥、脱水,会病情加重,所以,如果是作为家长就会非常焦虑。
作为中国人,大家可能平时会比较喜欢用中药调理慢性病,一旦面对这种急性的感染性疾病,就想着西药可能起效更快。其实,这是对中医中药的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误解,是由于不了解导致的误解。大部分时候,西药退烧药起效是非常快,但是,它只是针对发热这个症状,暂时性地退热,当然,还有一定的止痛效果,等到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下降了之后,很快,体温又开始升高,因为导致发热的病因还在,这样的效果导致我不认同所谓的西药起效快的说法,但是西药真的服用非常方便,而且家里可以常备。
但是,除了西药退烧药作用机制单一,没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之外,退烧药还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常见的过敏反应,比如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导致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受损。
那么,中药退烧相比较西药退烧,会有哪些优势呢?我们知道,中医治病需要辨证论治,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处方用药。比如,对于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的症状,考虑是风寒束表,医生的处方可能是麻黄汤,如果是兼有里热,处方可能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辨证得当的时候,中药的退烧效果是非常快的。而且,由于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用药,退烧了之后通常体温不会再度升高,而且,身体的其他不适症状,也一同缓解,这就是中药的速度,我认为很快。
非常不好的一点,中药需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处方用药,所以,不可能家里自行用药,甚至,当医生辨证不够精准的时候,疗效也可能大受影响。
最后,用一点点篇幅介绍一下具有一定退热效果的中成药。比如小柴胡颗粒,小柴胡是和解方,如果发热反复不会好,同时可能有口苦、咽干、恶心想吐、胸闷的症状,这个药比较适合。宣肺败毒颗粒,里面有石膏、麻黄、青蒿、马鞭草这些药物,退烧的效果一般也不会差,而且对于咳嗽、全身酸痛的症状同时能够缓解。连花清瘟胶囊,里面有鱼腥草、石膏、麻黄、金银花、大黄这些药物,效果也是肯定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