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贩卖焦虑成为一种病,这种病可能比疫情本身更可怕
于无声处听惊雷,说说说,说历史,说事,欢迎关注点赞转发
最近的你,朋友圈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恐怕是阳,阳过,在变阳。
几乎每个人周边的亲朋好友此时都会有一句话:
早晚都得来一遍!早阳资源还丰富一些,晚阳了到时候别连药都买不到!
确实是这样么?
好像有些道理。
其实不管之前是管制派还是放开派,此时都要面临一个问题,焦虑,确切的说是阳了之后药物的焦虑。
在疫情政策放松之前,确实经济的流通等方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尽管经济流通受到影响,但是没有产生短时间医疗资源尤其是集中在某几个点上的紧缺,除了短时间的抢购之外,还有一点,没那么大的需求就没有那么多的人别有用心地贩卖焦虑。
但从疫情政策真正放松之后,原本压在国家身上的压力一下子转嫁到每个人身上了,原本很多人一直在说,国家为什么不放开?
可当政策真正放开之后发现,人们自发的管控强度甚至疫情三年国家强制管控的强度还要高,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以及健康码、行程码,但是人们佩戴口罩的比率几乎达到了100%。
曾经勤洗手、勤消毒是口号,而今彻底变成了家家户户随时随地注意去做的事情,为什么?
因为周边很多人都是阳性,传染非常迅速,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中招,所以每个人都自发地提高了防护的自觉性。
其实对于国家防控而言,这是一个正常发展的进程,毕竟现在的病毒经过研判已经不具备了高强的致病性,尤其是当阳性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时候,当他们开始发烧,当他们开始痊愈,每个人对于疫情的恐惧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但是,对疫情的焦虑淡下去了,另外一种焦虑反而出现了。
政策放开之初,我小舅子买了一箱N95口罩送来,我当时还笑着告诉他,买这么多口罩干嘛?政策都放开了,还买这么多口罩,还N95,有什么用?
结果证明我错了。
我低估了某些人贩卖焦虑的能力。
从疫情刚刚放开,药店的消毒水以及口罩就成了畅销品,几乎断货。
随后,当周边阳性开始渐渐出现的时候,退烧药、消炎药、感冒药又成了抢手货。药店限购,而且还出现了很多加价销售的情况。
在天津等地,甚至出现了美林销售2500元/瓶,随后天津市药监局与市公安局就采取了行动,抓获了私自贩卖药物的药贩子。可就在这不久,美林的生产商强生发声,美林等加班加点生产,优先满足国内需求。
各大药企都是如此,加紧生产。
可是,药物依然紧缺。
某大型线上平台美林布洛芬显示全部无货
某医药销售平台显示退烧药需提前预订
很多人朋友圈、微信群内都存在加价销售抗原试剂盒、退烧药的情况,很多人此前并非是从事此类医疗物资的销售工作,但是此时却变成了私域销售的尖刀。
试剂测试盒在很多药店根本没货或者限购,还有很多地方的集中领取核酸检测的地方都显示没货。可是,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面的神通广大的销售抗原检测试剂盒、退烧药的高手们,抗原试剂盒竟然都是十万、二十万起批,每个的价格较平时翻了两到三倍。
到底真的是药企的产能有限,还是有人在中间囤积居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私自销售抗原试剂、药物者最高可判无期!
国家曾经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类似限价的政策,可是在疫情这种国难面前曾三令五申不得加价销售,可仍然有大量的人在顶风作案。即使很多地方都已经抓了很多典型,可是仍然无法避免有人铤而走险。
毕竟利润太高,毕竟来钱太快,毕竟那么多人都短缺,求我还来不及,谁有空有心思来管我?
当贩卖焦虑成为了一种病,这种病可能比疫情本身更可怕。
希望国家在特殊时期能够采取强硬手段,矫枉虽说不能过正,但是必须严格执法,不能让贩卖焦虑的人还能非法活动,让老百姓能够评价吃药,放心吃药,不再为吃药而焦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