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当前土法退烧频上热搜,是对生命和文明的最大亵渎
“新闻一出,明天做饭又买不到葱姜了。”
万万想不到,在彻底放开之后举国买不到退烧药感冒药的当下,连中国工程院院士宁光都站出来推荐“土法退烧”,甚至其主推的“红糖姜葱汤”还冲上了热搜。
看过了太多比病毒变异还快的专家在这段时间的荒唐表演后,以至于不少网友纷纷要求专家闭嘴,“真的笑死,一会说吃这个一会说吃那个,就差没说吃土可以预防了,估计马路都要被挖空了。”
180度转向的防疫策略到现在实施了十多天,坐拥全球一半退烧药产能的我们却依然还没有解决供应问题,让民众对药厂、药商趁机涨价的行为怨声载道,其实,缺药背后折射的更多是开放政策缺乏未雨绸缪的准备,特别是在持续了将近三年限购感冒药、退烧之后,面对突然增多的囤药需求,自然是无药供应。
原本,在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时代,急需产品迟迟无法解决供应问题就够丢人了,而我们面对这一轮缺药,除了展现出来的贪欲之外,还有愚昧,其中,这主要表现在对“土法退烧”的推崇上。
像冲上热搜的“红糖姜葱汤”,还被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解读为应用到“发热无汗”症状,只需“红糖20g+生姜3片+葱白2段+水300ml,煮沸后热饮”即可。除了“红糖姜葱汤”,宁光还给无症状或轻微鼻塞患者推荐了“新鲜柠檬泡温水喝”的方子,难怪上海市面上的柠檬也是跟感冒药、退烧药、抗原试剂盒一样,要么一个难求,要么价格飙升数倍。
对于“干咳”患者,宁光又推荐了“生梨挖空+冰糖+水炖(还可以加百合+杏仁粉+金银花),或三四个金桔煮水代茶”。搞笑的是,有些网友还把“红糖姜葱汤”吹成了能够预防新冠病毒的神药,真是可笑到家了。
这些所谓院士推荐的居家食疗小妙方,到底拥有多少药用价值,即便我们不懂医学还是能打上一个问号,就算贵为院士,也只能是根据民间土方子和老百姓的经验进行推荐,根本拿不出现代医学讲究的循证,根本就没有基于证据的实践,能够在科学角度证明这些土方子有药用价值。
在快速蔓延且潜存极大生命威胁的病毒面前,我们的专家、院士不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给公众解疑释惑,阐述这一波病毒的重症率、致死率,用科学实证消除大家的恐慌,而是给公众轮番灌输安慰剂,连“土法退烧”都拿出来当科学普及,真是让人倍感失望。
没有退烧药、感冒药可以加大力度调拨生产,而我们的专家不是在医学方面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却一张嘴就是带货,就是安慰剂,这是远比缺药更为丢人现眼的一幕。所谓的“红糖姜葱汤”,跟被我们嘲讽的印度牛尿、恒河水,没有丝毫区别,这种话竟然能够在院士的口中堂而皇之地说出来,水平可见一斑。
当然,这一轮的土法退烧中,还不止柠檬水、红糖姜葱汤、生梨炖水,甚至连越南偏方都出现了,比如用黄豆煮水趁热喝,盖被子捂汗,一夜退烧。
还有人用玉米面和成糊状敷在脸上退烧,更有大批人采用电视剧中拿一块毛巾浸湿后覆盖在额头上的方法退烧,可以说,凡是大家能想到的退烧方式,在这一轮的疫情高发期都出现了。
当连花清瘟、布洛芬一药难求之后,东北制药生产了将近50年的老药“扑热息痛”因其2块钱20片的低价也冲上了热搜,这款跟“解热止痛片”一样几乎被大家遗忘的廉价老药,早已在大药房被挤入了角落里,平时如果买药的没有强烈要求,药店根本不会推荐的老药也在缺药大潮中火了一把。
难怪网友要求专家赶紧闭嘴,炒火了连花清瘟,炒火了抗原试剂盒,炒火了柠檬之后,千万别再乱出土方子了,不然专家说吃土可以防疫恐怕人们分分钟就会挖空了地球,甚至有网友开玩笑说,强烈建议专家不要推荐了,不然,哪一天他们说吃屎有效那就真麻烦了。
更有国学博主在网络上误导公众,说什么“如家中有人发烧,取50度左右温水置于客厅正南,可退烧”,简直连玄学都用上了。不仅毫无廉耻,在人命关天的紧要关头,这简直就是害命。
作为全世界最后一个开放的主要经济体,面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开放后暴露出的医疗挤兑、死亡暴增等教训,可以说我们的开放并没有充分吸取,并相应地在重症病床数量,药物储备,医疗分级,这些可以解决潜在医疗挤兑方面的准备几乎为零。
时下正是全力以赴亡羊补牢之际,必须赶在春运人口迁徙的高峰之前让基层的药物和医疗设置部署到位,以免更大灾难降临,而这个时候,专家们就不要信口雌黄了,一些所谓的土法退烧,并无法解决感染后的根本问题,甚至还能误导大家贻误最佳诊疗时机。
土法退烧上热搜,跟被我们嘲讽的印度牛尿没啥区别,是文明社会的悲哀,令人捧腹。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