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妈妈和武汉爸爸:孩子确诊新冠后我们的“自救”过程全记录
导语
在上海,张晓和2岁半的女儿,3月底经历了反复高烧、焦急等待“中招”消息和漫长的转阴。
她提到“自己救自己”,现在她的日常记录从同疫情抗争到努力生活。她想在上海找一份兼职工作补贴家用,她讲,现在找份工作很难。
在武汉,7岁的乐乐10月底感染新冠,林爸爸选择由自己陪着儿子辗转隔离酒店和各个医院,度过整整一个月的隔离生活。
儿子仅仅吃了一天退烧药恢复正常,父亲在陪伴中,靠着拍隔离短视频一边自我疗愈,一边向社会呼吁健康乐观和理性的力量。
01
上海:张晓女儿天天
三月末的上海对张晓来说至今是一场噩梦,那些日子只要一经提起,张晓的心情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平复。
女儿天天出生于2019年9月23日,这一年张晓33岁。这个孩子是在张晓的计划中来到这个世界的,但幸又不幸,女儿出生不久便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此后一切的安排被打乱。
2022年3月31日,张晓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图,是一堆摊在地上的萝卜、洋葱、土豆和白菜。她讲:小区封闭十天了,陆陆续续出现四五例阳性,好巧不巧到第十天的时候我也发烧了,浑身酸疼。
虽然吃了泰诺和,不烧,但身体疼的厉害。睡不着。昨天的结果还没出来,在焦急的等待中。
(张晓家的“储备粮”)
她特地在末尾提示:平常这时候核酸结果早出来了,这一回迟迟未出。都说有问题结果才会晚出。就怕中招,孩子怎么办?
关于新冠的感染,张晓称呼为“中奖”。在这个三月末,一切是失序的,女儿天天“中奖”了,丈夫“中奖”了,张晓本人也“中奖”了。
(当时抗原结果出来,张晓和女儿阳性,丈夫阴性)
从3月31日张晓发烧、4月1日宝宝发烧,到4月6日进入方舱。过程中张晓自己症状也重,但天天的情况更让她崩溃。
“孩子已经烧了3天半,眼睛周边出现好多的小红点。在没有医生的时候只能给她喂美林降温。
当时自己症状也重,孩子又一直反复发烧,天知道那段时间过的什么样的日子”。
张晓不愿意回忆这段日子,但还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他人带来帮助。
当问她那段时间是否有图片或视频记录时,她回答:都被我删掉了。
但张晓很愿意分享心得,她跟百度健康强调要跟家长们普及:其实也没什么,如果小宝宝中招,像我家体质也不是特别好的都扛得过来,不要着急和焦虑。
用药方面,她很感激当时宝妈群里一位香港宝妈的指导,“她家也是这种情况”。张晓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备好美林和咳嗽药。
当时也就是用美林去把它压下去,然后让宝宝多喝水,适当备点确保大便通畅。还有维生素C也可以备点增强抵抗力。
另外平时宝宝用的日用品还有奶粉要备足,如果宝宝平常有基础病对应药物要备好。水果也可以给宝宝备点。
其中,美林她提到多次:小孩用的一定要多备几瓶,第二天晚上实在扛不住用过一点头孢。如果有咳嗽症状的话用,这个效果蛮好。
在这里,张晓所讲的“扛不住”的是指女儿天天。女儿出生后身体一直不好,频繁进医院,是严重的过敏体质。
感染新冠后的最初几天居家隔离,女儿反复高烧中张晓感到害怕了,冒险给她用了一些头孢唑仑皮酯,大概四分之一的量。
张晓一家人是2022年4月6号进的方舱,那是在迪士尼附近临时搭建的一个大型集装箱房。入住初期存在物资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后来才有所好转。她因此给所有父母推荐尽可能带上一个小电饭煲。
张晓和丈夫也是阳性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有过发烧头痛的症状,她自己用的连花清瘟颗粒,也提到咳嗽的话能买到复方甘草口服液最好,如果碰上药品紧缺的情况,和也能勉强代替。张晓一直身体不好,进入方舱没几天,丈夫和女儿都转阴了,她一直持续了16天才转阴。
感染到七八天的时候咳嗽加重,痰和鼻涕呈绿色,方舱医生给她开了,吃了半个月。等核酸转阴后出现过胸疼症状,后来休养后慢慢好起来。
(张晓手机里仅剩的视频截图,到方舱的第一天她拍下来用方言给家人报平安)
这个病最终还是跟人的抵抗力有关,张晓讲。丈夫和女儿转阴快,好的也快,她断断续续持续了很长时间。
她的恢复期差不多跟上海整个城市的恢复期维持在一个水平状态,劳心既劳力,缓慢又疲倦,失望和期望循环交替,在每一天的日升日落中盼日子。
这个过程里,不断有被封控的妈妈在平台上看到她的记录,询问她关于进方舱带孩子的准备,很多人依然生活在不可预知的恐惧中。
张晓是福建南平人,2008年来,到2022年,张晓在上海这座明珠城市已经生活了14年。她自青春岁月起在上海工作,后来在上海结婚,在上海生孩子,在上海感染新冠,在上海进入方舱。
她说如今工作不好找,她想赚点钱,生活很疲惫。
口O宝妈“自救”tips
点击查看大图
02
武汉:林爸爸乐乐
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讲,林爸爸是有点子幽默天赋在身上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幽默,使他从集中隔离第一天开始,就全程DV记录了整个过程。
林爸爸在社交平台上发的感染新冠后隔离日常的短视频很受关注,他和7岁的儿子乐乐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天大概是这样的:
父子俩每天早上不到八点起床,这会儿金银潭医院的早餐差不多刚好送来,洗漱完吃早餐。医院早餐丰富,虽然没有武汉人过早爱吃的热干面,但包子、炒粉、炒面、牛奶和面包等食物不少。
吃完早饭一天才算开始,八点五十分乐乐要上网课。病房内有一张小桌子,很自然的就成了乐乐上网课的地方。
林爸爸隔离前带好了乐乐的书包和课本,等架稳平板,老师的声音从电脑里传来,病房冰冷的一切瞬间变得温和有力量。
(金银潭医院隔离中,乐乐在写作业)
林爸爸所在的病房里一共五个人,都是男性,大家互不认识,很少讲话。林爸爸是武汉人,其他人不晓得来自什么地方,大家隔着口罩,讲着各自的方言,牛马不通。
他偶尔也能听懂一些,一些脏话,有遭遇不顺的患者发泄不满时只能讲一些最脏的话。这一切到乐乐上课的时候自然静止,这是所有人的默契。
孩子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某种程度上,那是他们摆脱上一代的蒙昧,通往理性和科学的唯一道路。
在医院或者方舱带孩子的父亲还是少数,林爸爸在网上见过母亲抱着孩子哭诉的案例,他不忍心妻子···
林爸爸见过很多类似案例,他不忍心妻子陷入那样无奈的境地,所以当小区楼栋被通知有阳性人员,到一家人去往隔离酒店观察,再到儿子乐乐被通知为阳性病例的时候,他选择自己承担陪护孩子的角色。
当工作人员告知他,家人去金银潭医院陪护需要签风险告知承诺书,方可一同入院,问他是否同意时,林爸爸回忆道:只要能去照顾他,啥协议我都签!这还用问!
(林爸爸签下的风险告知承诺书)
他们是2022年10月30号晚上被通知为密接的,去隔离酒店前,一家人仅仅带了简单的换洗衣物和乐乐的学习工具。
此时再回过头看,林爸爸的隔离物品还是准备的略显仓促,儿子有两套换洗的秋衣秋裤,有必备的学习用品,他自己除了多带的几条内裤,去酒店当天就穿了一件短袖配外套出门。
(父子俩从隔离酒店转运至金银潭,穿上隔离服后自拍)
等转运到金银潭医院后,林爸爸不得不过上自力更生,每天换洗衣服的生活。短袖穿了一天,脱下来洗,空荡荡的半身就直接穿外套,外套洗了再穿回短袖,循环往复。
好在此时武汉的天气还算舒服,不冷不热,一个正当壮年的男人怎么穿都能应付得过来。
儿子乐乐是在转运到金银潭医院当天出现症状的,低烧,38度,但精神还算好。
林爸爸怕发烧影响到孩子第二天上课状态,让医生给他吃退烧药。医生讲,吃药其实不必要,但最后还是给开药了,也就仅仅吃了那一个晚上。事实上,很多阳性患者到医院后都没有吃药。
医生会反复讲,不要恐惧,心态放平,好好吃饭,多喝水,一切很快就会过去。
事实上儿子乐乐的症状也确实很快过去,有症状的日子仅仅两天,精神、食欲全程没受影响,比平常偶发的季节性流感要轻松。
医院住满14天后,乐乐核酸早已转阴,11月16日,父子俩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转运到常福医院。常福住了没多久,11月21日,俩人再次从常福医院转运至隔离酒店。
在隔离酒店接受7天观测,再回家接受7天居家观察,然后,这一趟关于父与子的漫长的隔离之旅才算彻底结束。
(常福医院没有桌子,林爸爸给儿子找了个隔板,乐乐在床上做作业)
这一趟整整过去一个月时间,不能不算折腾人。林爸爸今年35岁,一家人住在武汉市江汉区,小区跟2020年疫情初发地华南海鲜市场很近,开车只要五分钟,平常走路也可以到。
林爸爸讲,从交通和商业性来看,华南海鲜市场是块绝好的地方,那里曾经人流不息,络绎不绝。
但2020年后便空置下来了,一直空置着,一大片地皮用铁皮围住,冷清惨淡。武汉人路过的时候,不经意望几眼,很少有人提起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一切很快过去。
就像疫情一晃三年,三年时间,人的年岁和种种琐碎生活也很快过去。
在社交平台上,林爸爸详细记录的隔离的琐碎生活收到很多人点赞,但这种将私人生活暴露于公众平台的做法,起初妻子是不同意的。最大的担忧莫过于儿子乐乐。
作为一个不小心感染了奥密克戎的小孩,相关记录发在社交平台上,那么多人看见了,等他有天恢复正常生活被歧视怎么办?老师会不会不待见他,同学会不会因此不跟他玩,一个原本无忧虑的童年是否要就此蒙上阴影?
在林爸爸的短视频记录里有一条关于小区业主群的聊天记录,里面某业主讲:三栋一号楼有个小朋友下楼做核酸,害了好多人。
那个三栋楼的小孩并不是乐乐,但林爸爸还是气不过,换位思考,他说这些人怎么能这么讲话呢?林爸爸在短视频里公开讲:这些都是无妄之灾,大家都是无辜的,作为一个成年人竟然一点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
他最后也忍不住像那些病友一样讲了一些脏的话,他说:这种人,简直是混账东西。
所以妻子的担心是有由头的,但林爸爸耐心讲,不要怕,也不能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在事后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不如自己先把事情做在前面。
想得明白,行得坦荡,以最贴切的自身经历告诉众人,感染无碍,病毒并不可怕。
截至百度健康联系到林爸爸,也就是11月27号当天,这个武汉男人从第一次接到隔离通知照顾阳性的儿子至今,核酸检测仍是阴性。奥密克戎传染性那么强,所幸他一直很健康。
在医院的时候,他也有过那么几天感觉不舒服,但核酸还是阴性,以至于一时间分不清是身体真的不适还是隔离的日子沉闷压抑,出现了某种不适应的幻觉。
儿子乐乐始终很乖,辗转各个地方,没有抱怨,没有过分淘气。好像就是因为儿子太懂事,导致林爸爸某一天在拍视频的时候自言自语到情绪破防,一个35岁的男人,去病房卫生间里偷偷抹眼泪。
他后来把抹眼泪这段经历也在短视频里讲,好多人都看到了,一时间满屏的问候和正能量。
(乐乐一边,一边学习英语)
林爸爸在短视频里分享的东西还很多。比如隔离期间给乐乐带的作业本不够,作业用铅笔写,写了擦,擦了又写,几张薄薄的纸几乎要盘包浆。比如他每天辅导乐乐功课,背诗词,乐乐那天对着镜头缓缓背: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此时此刻,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心怀期待,病毒并不可怕,待春暖花开。
最后附上一个视频,由林妈妈提供给百度健康,说是爸爸和娃一起转运到金银潭以后,娃发烧爸爸也有不舒服,因为怕妈妈担心,还唱了她最喜欢的歌来安慰她。当时林妈妈也在酒店隔离。歌名叫《我是一只鱼》。
口O宝爸“自救”tips
点击查看大图
医生点评
相比,对于儿童来说比较友好,小于5岁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成为重症病例的风险高于成年人,但是绝大多数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为自限性疾病,虽然也有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和头痛等症状,但是通常3到5天后就会好转,出现重症病例的风险非常小,目前认为对于儿童的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药物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仅需要对症治疗和充足的休息,等待自愈就可以。
家长不用过度担心,保持平和的心态,安抚好宝宝情绪,避免因为疾病和防控措施带来的一些心理影响。
冬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家庭内可以适当提前准备一些儿童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当新冠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不方便及时就医,家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例如(大于6月龄儿童)、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或者滴剂(大于3月龄儿童)等非处方药物相对安全,儿童发热伴随不舒服表现时候可以按照说明书使用,不同的解热镇痛药物不要同时用,一些复方的感冒药也有解热镇痛药物,如果使用了解热镇痛药物不要同时使用复方感冒药,以免因为重复使用了某些药物成分导致药物过量带来的伤害。
生病期间适当多喝温热的液体(粥、奶、汤)有助于缓解症状。
总之,儿童患新冠后大部分恢复会比较顺利,如果需要集中隔离或者住院治疗,提前准备生活必需品,学龄儿童带好学习用品,家长做好安抚,大人和儿童都保持好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