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可以放开疫情管控吗?放开后果如何?目前的抗击疫情的策略有无变化?
国庆假日期间,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了解目前是不是疫情管控放开的时机?如何正确看待当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
科技日报记者:有不少人讨论,希望疫情管控放松要求。如果现阶段放开疫情管控,会怎样?
王贵强:目前奥密克戎毒株BA.5致病力弱了,但传染性增强,若不积极控制则会导致大规模疫情。
而大规模疫情仍然不可避免导致高危人群的死亡。虽然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下降,但如果患病人群基数庞大,死亡人数也会水涨船高。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放开疫情管控,老年人群体会“首当其冲”。在香港奥密克戎疫情中可以看到,与18岁至30岁人群相比,60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增加252倍。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
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老年人患者的病死率,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尤其是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还有差距。
现阶段放开的前提条件有两点:
一是要接种好疫苗,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群体。
二是要做好分层诊疗,因为一旦放开就会出现大规模疫情,大量患者涌入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次生灾害增加。
所以,做好病人分层管理很重要,比如哪些人居家,哪些人到医院,哪些在社区治疗。在社区和居家层面也要做好相对应预案,比如确保药物可及性、检测便利性等。
科技日报记者:很多人说,现在得新冠肺炎跟患感冒差不多,自己在家休息休息就好了。事实是怎样的?
王贵强:现阶段感染新冠肺炎确实症状很轻,很多患者无症状。但不能忽视的是,感染者始终是主要的传染源。
年轻人感染新冠肺炎后可能对身体危害不大,但会传染给家里的老年人,尤其是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他们感染新冠病毒会增加病死率。
为何我国要坚持“动态清零”?白岩松对话梁万年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躺平’,中国是否也会放松管控措施,选择“与病毒共存”?
有人认为,目前的变异株传染性越来越强,防疫成本越来越高,而致病力却不强,是否有必要继续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近3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三篇文章谈抗疫:
10月10日的《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认为,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实践深刻启示我们,“躺平”没有出路,坚持就是胜利。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10月11日的《“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指出,动态清零并不是追求完全零感染,而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既不让新冠病毒在疫情发生地流行,也防止病毒传播扩散到其他区域。
与疫情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意志的比拼。
10月12日的《“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强调,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进一步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我们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进一步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我们一定能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来源:科级日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