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吴尊友接连发声,“易现新毒株”,今年春节还能回家吗?
“你阳了吗?”
这应该是最近大家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我们编辑部绝大部分同事也已经中招。
只剩下零星两个“天选打工人”在茫然等待,不安又无助。
我们知道奥密克戎不可怕,感染了没重症的话十天左右就能好。
但我们不曾料到,那些听起来稀松平常的症状,出现在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时,竟是那样难耐。
有人干咳到出血,有人烧到浑身冒烟。
我们也不曾料到,疫情发展的态势竟如此迅猛。
从“新十条”的发布到现在,不过短短十来天。
疫情上升的速度之快,超乎了我们大部分人、甚至是一些公共卫生专家的想象。
而据钟南山最新的提醒:
“如果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未来的状况如何,我们无法预测。
如今距离2023年春节,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虑:今年春节,我们还能回家吗?
都说人间的面,见一面就少一面了 。
我们既忍不住生出和家人团聚的期待,又害怕不慎将病毒传染给家人。
实在两难呐!
01
你想回去吗?
前天歌手张靓颖被骂上了热搜。
起因是她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感染的经历。
她提到自己为了不耽误跨年演出,选择主动感染病毒。
前两天我们发了一篇关于“二次感染”的文章。
文中提到主动感染会传染给家中高危人群,也会有二次感染的风险。
尤其是张靓颖作为公众人物,她的举动很容易误导粉丝。
到时候大家扎堆感染,容易引发医疗挤兑。
这明显不是个明智的决定。
可惜,像张靓颖这样择时感染的人,不是个例。
网上不是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让大家控制自己阳的时间。
还真有不少人信了,开始咨询要不要过年前主动感染的事。
关于主动感染不可取这件事,相信大家应该看了很多科普。
所以比起谴责他们的行为,我更想去理解他们的背后深层次原因。
其实,“趁着过年前主动感染”背后折射出的,是大家对过年回家的期盼和向往。
如果不是太重视春节阖家团圆,又何必以身犯险。
就像有的人宁愿辞职,也要回家过年一样。
中国人对过团圆年的执念,是深入骨髓的。
疫情三年,有多少在外奔生活的游子,三年没享受过团圆的滋味。
如果可以,谁会不想回家呢?
02
你敢回去吗?
有人说,今年的春节,将迎来抗疫三年来最关键的时刻。
最近大家应该都看过那张网友总结的,各城市感染高峰时间预测图。
这两天各地官方也给出了明确的预测。
山东第一波高峰比其他地方略微延期,预计应该在明年1月份,农村的疫情高峰期会相对晚一些。
江西下一波疫情高峰将在今年12月底、明年1月初到来,春节前后达到峰值。
河南郑州疫情感染情况第一波阈值在12月15日,第二波阈值在12月20日,高峰时间则在1月15日。
这也符合专家吴尊友的最新研判,他将今冬的疫情概括为“一峰三波”:
第一波疫情是从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以城市为主。
第二波是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造成第二波疫情上升。
第三波是2月下旬到3月中旬,春节后返岗返工。
这三波疫情构成了今冬的新冠流行峰,持续大概三个月左右。
可以看出后两波疫情,与春节的人员流动有很大关系。
于是很多网友自觉地放弃了回家的计划。
一方面,担心自己在回乡途中感染。
好不容易的长假,却要在高烧、咳嗽、失去味觉的状态下度过,未免有些不值。
另一方面,大家也担心回家后,会把病毒传染给家中的老人。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万一把自家有基础病的老人感染了,到底是过年还是发丧?”
话虽然很难听,但也戳中了大家的隐忧。
前几天就有一个女生发帖子称自己是“全家的罪人”。
自己阳了之后传染给有基础病的外婆,导致外婆去世了。
她非常自责,不知该如何是好,家里人也没人愿意跟她说话。
也许余生她都要在愧疚的状态下度过。
这样的遭遇太残酷太可悲,没有人愿意经历。
所以很多人在了解到疫情的发展态势之后,遗憾地决定放弃回家过年。
03
你能回去吗?
比起不想回家、不敢回家的人,最令人无奈的是不能回家的人。
12月16日,安徽亳州一名年轻女子在上班时突然发烧到38.5°。
她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却希望她不要回去。
医院也不让她待,女子只好无助地哭诉着:“现在根本没地方去。”
父母不希望女儿回家感染自己情有可原。
但是冷漠地将孩子拒之门外,也实在令人心寒。
不难看出,这对父母对奥密克戎的恐惧超越了对女儿的爱。
因为过去三年对防疫的扎实宣传,很多人对病毒的害怕已是根深蒂固。
大家形成的惯性思维还没来得及改变,所以对奥密克戎也有不少误解。
最常见就是“阳了就等于会死”的错误认知。
例如前两天湖北武汉,一名8岁的小男孩得知自己感染后,给同学发消息,让他去吃自己的席。
还有最近网曝辽宁一男子感染后想去医院买药。
但他去的是一家妇幼保健院,里面没有发热门诊。
不具备接收阳性患者的能力,也开不了药。
该男子听后说:“那就是说阳了就等死呗”。
这个案例是极少数。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普通症状的感染者来说,居家隔离等待自愈也是可以的。
但因为对病毒深入骨髓的恐惧,很多人还是会将感染与死亡紧密联系起来。
目前留守在家的老人们对病毒的认知可能还没有更新,所以很害怕感染。
还有一些老人保留着过去支持国家防疫政策的习惯,会劝说孩子们原地过年。
所以出现老人拒绝孩子回家的事情也并不稀奇。
大家也要理解父母的恐惧,加以正确的引导。
如果真的决定要回家,请千万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免得亲人间生出罅隙。
04
你会回去吗?
前文说了这么多春节回家的隐忧,可能有人觉得是在制造焦虑。
我绝无此意,只是列举出可能出现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从私心来说,我是很赞同回家过年的。
过去的三年,每逢春节就是举国弥漫着浓烈乡愁的时候。
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很多人都一年两年地坚守在原地。
回家过年成了游子最朴素最迫切、却难以达成的需求。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
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
若父母现在60岁,活到了80岁,
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
也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
父母与子女的相见,本就见一面少一面,能留给我们迟到的机会并不多。
再加上疫情防控部门和各地政府也都在未雨绸缪,多地的春节返乡新规定也已出台。
今年很大概率是个团圆年。
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能相互理解和支持。
不敢回家的人,不要谩骂想回家的人。
“给家乡投毒”、“自私自利”等描述实在太伤人心。
准备回家的人,也不要嘲笑不敢回家的人胆小。
谨慎并不是缺点,保护自己和身边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春运、走亲访友的途中感染的风险肯定会显著增加,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符合条件的人积极接种疫苗加强针,做好防护,不给他人添麻烦。
愿每一个漂泊的游子,都能回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