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真的迟早都会阳吗

  前段时间国家开始放宽防疫政策时已压抑了三年的人们几乎是一片欢呼,可这几天的疫情形势又使很多人担心起来。网络大V胡锡进也说自己做好了被感染的准备。我本人也听到周围的人说将来也许绝大多数人都会感染新冠病毒。目前连人群聚集的学校也已复课,但不少家长根本不敢送孩子去学校。有的班级出现了只有三五个学生到堂的现象,然后没两天发现老师阳了只好又把学生放回家。

  

  可能不少人原以为放开以后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该上班挣钱养家的上班去,该上课学习的上学去,得了其它疾病该咋看就咋看......可现在的真实情况却是大家依然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去公司上班生怕单位冒出阳性人员,送孩子去学校生怕同学和老师里有阳性人员,天气凉了但凡有点感冒症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阳了......以前人们是得了病才去买药治病,现在人们居然疯抢一堆感冒药囤在家里等病来。

  

  这段时间关于“阳”的段子随处可见:满大街都是“杨过”和“杨康”——已经阳性过的人和阳性过后已康复的人,更厉害的是还有“王重阳”和“欧阳锋”——阳了一次又一次的人和阳了之后要发疯的人。“杨迪”、“郭襄”这两个人名被抢注成为商标:前者是因为谐音阳敌,后者则是所谓的一辈子没阳过。有人甚至说:“如果你还不认识一个‘小阳人’请检讨自己的社交能力”。近日还有大数据专家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推演出了全国各地首轮感染峰值到来的时间。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表示:“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照这样来看似乎绝大多数人或早或迟都会阳。现在甚至有不少人说:“既然每个人迟早都会阳的,那么迟阳还不如早阳”。

  

  难道真是绝大多数人迟早都会阳吗?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目前医学专家们的说法是基于模型的推测。他们作为专业人士这么说当然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既然是推测就无法保证绝对百分百准确。专家在对未来疫情形势进行推测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有最坏的情况。这样我们未来在应对疫情时才能相对从容地做到有备无患——多做一些无用的准备工作总好过灾难来了才发现准备没做好强吧。

  

  换句话说专家们是基于科学模型推测出未来可能出现的最严峻的情况。至于到时候情况会不会这么严峻取决于今后一段时间的防疫工作。从美国放开后的经验来看大约有1/3左右的人阳过了。要知道美国放开的时间可比我们要早得多。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阳性当然是很高的比例了,但这也证明美国社会至少半数以上的人还没阳过啊。当然在没进行社会层面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前提下可能会有一些无症状阳性人员没暴露出来。

  

  由此推测美国放开后出现的阳性人员至少应当占到总人口1/3以上,至于实际的阳性人员超过1/3有多少就不好说了。众所周知在过去的三年间我们在疫情防控方面一直比美国严格。即使在放开以后我们也仍应当坚持一些必要的防疫措施:出门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坚持勤洗手、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在美国只有确诊得病的人才会戴口罩,剩下的居民一般来说是不做任何防护措施的。

  

  在美国这样的情况下已暴露出来的阳性人员还能控制在1/3左右。如果我们能比美国人做得更好又怎么会发生80%-90%的人都被感染这样的事呢?已肆虐三年的新冠病毒如今仍没看到任何可能消失的迹象。现在看来新冠不大可能像当年的非典一样突然消失,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人类未来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新冠病毒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长期存在。这几乎已是人所共知了,但这个长期到底是多长呢?

  

  现在全世界没任何人能说得清新冠疫情究竟何时才会结束。最坏的情况是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内新冠病毒都会一直存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可能都看不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当然这是最坏的一种情况。未来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假设新冠疫情真会持续几十年乃至百年以上,那么还真有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至少感染一遍。毕竟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任何人都有可能应了那句老话“久走夜路必撞鬼”。

  

  当然我也说了这只是最坏的情况。未来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谁也无法准确预言的。我们无法设想几十年后的情况。现在我们只说未来几个月的疫情峰值阶段发生80%-90%的人都被感染这种事可能性不大。当然这种事到底会不会发生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行为:如果我们每个人本着对自身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做好个人防护就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健康安全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可就不好说了。

  

  一种致死率过高的烈性病毒在宿主死亡后自己也无法存活。这就决定了病毒的变异趋势是传染性逐渐增强、治病时间增长、致病力逐渐降低。当前的奥密克戎在毒性致病力方面比起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随后出现的其他变异株已有所下降,但与此同时奥密克戎在传染性方面反而比起以前的毒株进一步增强了。奥密克戎对一些免疫力比较强的年轻人影响也许不大,但对老人、孩子以及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影响就比较大。

  

  更何况新冠不同于麻疹、风疹、甲肝等传染病:感染一次新冠并不能终生免疫。即使你免疫力强能扛得住,可感染一次就会降低你的免疫力,因此反复感染会相应增加重症风险。既然病毒变异的大趋势是传染性逐渐增强、致病力逐渐降低,那么越晚感染对身体的危害整体上会相应更低。虽说奥密克戎的毒性致病力比以前的新冠毒株要低,但病死率比起感冒病毒还是要高。退一步讲就算是感冒病毒能规避还是要尽可能规避吧。

  

  晚感染比早感染好、少感染比多感染好。设想一下如果真出现全国80%-90%的人同一时间全被感染会怎样?这种情况的出现势必导致全国医疗资源的挤兑。届时可能很多人根本无法看病。况且80%-90%的人都病倒了还有谁去种地?谁去做工?人们吃什么喝什么呢?退一步讲即使没发生全国80%-90%的人同时被感染这种事,那么如果像美国那样全国1/3的人都被感染也是对我国经济的沉重打击。

  

  当前我们务必尽量让自己和身边人晚感染、少感染。再退一步讲即使不幸被感染也要积极配合治疗。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任,也是用实际行动为国家的防疫工作做贡献。新冠病毒有高度的传播性。特别是在密闭空间内以及家人间更容易传播,因此无论居家还是外出想要减少感染的几率就该有效做好“隔离”和“消杀”。即使在家里也可以与家人保持一定的隔离:单独住一间、单独吃饭、交谈保持距离。

  

  人体和病毒的对抗就是免疫力和病毒毒性的对抗。熬夜、抽烟、喝酒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的行为。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免疫力,但过度的剧烈运动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减少感染风险的重要方面。无论在何种时候都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来时要洗手,接触一些高风险物品表面后更要及时洗手。在洗净双手前要注意不要用手触摸口鼻。同时还要注意居家勤通风、做好日常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