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目跟风,理性购药!药师教你装备家庭药箱→
近日
多个囤药清单被网友疯传
大家纷纷收藏
到底有没有必要囤药呢?
表示:
无需囤,可以备!
那要如何装备家庭药箱
使它在需要时真正发挥作用?
马上来学习
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备药。家庭常备药品的选择应注重从疗效稳定、使用方便、安全性高、质优价廉等方面考虑。
除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以外,家庭备用一般按每人备3~5日量即可,合理配备,避免浪费。
1. 常见病的备药
● 抗感冒药:氨酚伪麻美芬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氨麻美敏片、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藿香正气丸/水、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 镇咳祛痰药: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川贝枇杷露、急支糖浆等。
● 抗过敏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等。
● 助消化药:益生菌制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 止泻药: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黄连素)等。
● 通便药:乳果糖口服溶液、开塞露(外用)等。
● 眼科用药: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玻璃酸钠等。
● 外用药/品:消炎镇痛膏、麝香风湿膏、创可贴、碘酒、炉甘石洗剂、万金油、风油精、烫伤膏等。
2. 家里如有老年人
需要备些心血管急救药,如治疗心绞痛的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3. 家里如有儿童
需要配备儿科专用药品,如儿童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布洛芬混悬液,还可以配备缓解鼻塞流涕的生理性海盐水鼻喷剂等。
4.家里如有慢性病人
应常备专科用药,并与常见病药品分开存放。
对于家庭备用药品,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盒上的信息,除了要明确知道适应症或功能主治外,还要特别关注药品成分、贮存条件和有效期。
1. 关注药品成分
抗和中成药中大部分是复方,药品名称又以其商品名为人们所熟悉。如果不仔细查看成分说明,极容易造成重复用药。
例如不同品种的抗感冒药成分可能相同,类似品种选择1种即可,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同一成分的2种及以上药品。
解热镇痛类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抗过敏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是抗感冒药的常见组分,过量和长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致肝肾损害,而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具有中枢抑制作用,服后产生嗜睡,故这两种成分都应避免过量服用。
2. 关注贮存条件
药品的贮存有“三怕”,即怕光、怕热、怕湿,故宜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
某些药品需要特殊的贮存条件,如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未开封的胰岛素、双歧杆菌等活菌制剂就属于这一类。贮存条件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所以必须关注药品说明书和外包装盒上对【贮藏】条件的说明。
如果自行购买药品,对于片剂和胶囊剂建议尽量选择单片(颗)的泡罩包装,以方便贮存。
3. 关注药品有效期
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到达或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即使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都是不得使用的。
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但由于贮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如片剂受潮膨胀、变色、粘连,胶囊剂粘连、破碎,溶液剂浑浊、分层、异味等。
如果服用变质药品,非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危害。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滴眼液在开封后贮存时间不超过4周,为免浪费,可以选择市面上单剂量包装的滴眼液品种。
4. 药品过期如何处理?
为了家人用药安全,建议家庭最好每隔3个月左右清理一次,及时清除过期变质药品和散装的有效期不明药品。
如果家里有过期药品,可以送至正规回收点进行统一回收,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果没有被分类集中收集,则可以破坏药品包装盒后,投放到有害垃圾箱内。
编辑:方洪秀责编:梁杰祥
来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苗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