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了,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建议了解一下

  核心提示:时间一晃而过,很多事情都已改变,但疫情还没有消散。

  这场和新冠病毒的抗争,断断续续已经持续了将近三年。

  对每一个普通公众而言,关于疫情的回忆总有沉重的色彩,每一次疫情都意味着人们的生活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病毒的恐惧,对隔离的烦躁,对未来的焦虑,乃至因疫情而意外发生的人生悲剧……凡此种种,都可以理解。

  然而,越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三年来的付出又有何意义。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病毒不会因人类的恐慌焦虑停下脚步,却会在每次麻痹大意中乘虚而入。

  

  关于疫情

  最近在网络上,可能许多人都对这句话“共情”了: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短短十个字,却道尽了疫情三年来的无奈、遗憾和疲倦,本以为胜利在望,却没想被奥密克戎杀了个回马枪,情绪上面难免“破防”。

  躺平吧,累了……在层出不穷的调侃里,大众对防疫的疲态在所难免,但殊不知,防疫最忌讳的便是疲倦。

  面对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疫情何时结束也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新冠病毒为什么不断变异?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的原因可能与使用的药物、患者体内稳态环境的改变、病毒的进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RNA病毒变异是比较常见的,这与其单链结构密切相关。

  另外,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新冠病毒为了适应新环境,也会不断地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增加了新冠病毒复制子病毒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性,从而导致新冠病毒短时间内出现变异。

  病毒复制次数越多,说明其感染人数越多,它发生突变的几率就越大、出现变体的数量就越多,奥密克戎就是这样,它可以感染大量的宿主,并可与宿主更长时间的共存,所以人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奥密克戎变体的存在。

  

  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了,到底何时才能结束?建议了解一下

  新冠疫情大流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以前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现在却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比如佩戴口罩、做核酸等等。

  相信大家很多人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不会每天都佩戴口罩吧,对于疫情何时能结束,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答案吧。

  近日,cell子刊上刊登了一篇由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发布的一篇关于“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文章,预测得出结论:新冠大流行将在2023年11月左右结束。

  研究团队也指出,尽管预测结果显示大流行将于2023年11月结束,但需要强调的是,该预测结论是基于目前的大流行发展情况,如果未来产生了传染性更强的突变株,那结果就需要另当别论。

  当然了,这仅仅是个预测而已,如果真的要确定新冠疫情结束的时间,那确实是难上加难。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戴口罩

  外出要随身携带口罩,在与人近距离接触、到公共场所、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医院等特殊场所都应佩戴口罩。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排队及乘坐公共交通时,应尽量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至少保持1m以上,讲究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如未戴口罩,应用纸巾或肘部衣袖覆盖口鼻。

  勤洗手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时代更迭,医者仁心不变,那颗赤诚的感恩之心也没变

  疫情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看到了14亿中国人的众志成城,更看到了许多孩子们突然长大的样子。

  孩子们可能不懂新冠具体是种多厉害的病毒,也不懂新冠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但他们却不再调皮,在默默做好自己的同时,也默默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