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武汉的500多万人去哪了?这三个地方最多!
“因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1月26日晚,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长周先旺表示,还有900万人留在武汉城里。
三甲昨天发布这则消息后,很多人留言问:“那么500多万人离开武汉都去哪了?”下面是健康时报记者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追踪这些人的去向。
“封城前”是武汉人出城高峰
从百度迁徙大数据中可以看到,武汉迁徙人数从1月20日开始大幅度增长,在1月21日-1月22日,形成武汉出城高峰。
而在自1月23日10时起,武汉“封城”,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封城后”武汉迁出趋势明显回落,1月25日后,武汉迁出规模指数无限接近零。
春运开始后省内到孝感、黄冈、荆州三市最多
春运是春节假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一次人口大迁徙,根据中国铁道部信息,春运时间从2020年1月10日(腊月十六)开始。
从1月10日开始至今,从武汉回乡前三个地点均为武汉省内,分别是孝感市、黄冈市、荆州市三个城市。
截至1月26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423例。确诊病例(除武汉外)黄冈市与孝感市病例数居前两位,分别为154例、100例,而在重症病例中(除武汉外),黄冈市与荆州市人数分列第二与第三,分别为16例与10例,死亡病例中(除武汉外),黄冈市最多达4例。
春运开始后省外到湖南、河南、重庆三省(市)最多
从1月10日开始至今,从武汉回乡的人前三个外省份为湖南、河南、重庆三个地区。其中进入湖南省以长沙市、岳阳市居多,而河南省以驻马店、信阳市居多
截至1月26日24时,三个省(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为:河南省确诊病例128例,重庆市110例,湖南省100例。
河南省信阳市23例、驻马店市9(位居该省病例数第二、第五位。)湖南省长沙市22例(位居该省病例数第一),岳阳市7例。
上图为截至1月26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分布图。将全国疫情图与百度迁徙对比来看,发现有诸多吻合之处,武汉迁徙数据中,从武汉市迁入最多的地方往往也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方。
因此,从百度迁徙图中看到,江西省、北京市、安徽省等省份流入人数也较多,未来疫情防控也需重点关注与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这些防控细节,你一定要知道三甲前几天就提醒大家,从目前确诊病例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最长可达14天,而潜伏期无发热症状也存在人传人。要想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链,除了湖北采取的“封城”政策外,全国多省采取了一级响应方案,各地有很多密切接触人员会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从近日大家的留言看,咨询的比较多的问题有:那么隔离的房间如何设置?家中如何消毒?生活用品如何处理?这其中的细节,今天就请江苏疾控统一回复:
房间设置
家中如果有多套房屋,最好单独居住;如果只有一套房屋,则单独房间居住,并有独立卫生设施。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的距离,(例如可以分床睡)。
房间应该通风良好。活动区域应该和其他家庭成员尽可能不产生重叠,可能产生重叠的区域需要做好通风、消毒。
房间不应使用空调,尤其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如需取暖则应使用取暖器。室内应当使用木质、金属的家具,避免使用布艺、皮质等不易消毒的家具。
作为密切接触者应该做的事
1、自觉隔离观察14天,减少外出活动。除有必要请勿和他人密切接触;
2、每日至少测量体温2次,密接应密切观察自身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3、注意咳嗽礼仪和手卫生,使用纸巾遮掩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流水与洗手液洗手并采取手消毒措施。
4、密接如果出现症状,请联系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人员。
外出和探视
密接应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个人防护
看护的人员与密接共处一室的时候应该戴好口罩,口罩需要紧贴面部,且佩戴过程中禁止触碰、调整(解释戴什么、怎么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时,必须立刻更换。
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洁(口罩的处置)。
物品准备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房间内应当准备:水银温度计、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快速手消毒剂、84消毒液等消毒剂、带有盖的垃圾桶。
清洁和消毒
空气
保持家居通风,每天尽量开门窗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垃圾
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专用垃圾桶。用过的纸巾、口罩等放置到专用垃圾桶,每天清理, 清理前用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
物体表面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地面
每天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湿式拖地。
日常的织物
如毛巾、衣物、被罩等,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1h,或采用煮沸 15min 消毒。
餐具
煮沸 15min 或用 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手及皮肤、黏膜
手消毒可采用有效碘含量为 0.5%碘伏消毒液、含 70%~75%乙醇手消毒液擦拭手部 1min~3min,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 消毒。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然后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 3min 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 0.05%碘伏冲洗消毒。
污染物
主要指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污染地面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小心移除。
大量污染物,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 5000mg/L~10000mg/L 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消毒,作用 30min 以上,小心清除干净。再用 500mg/L~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拖)被污染表明及其周围 2m。处理污染物应带手套与口罩,处理完毕后应沐浴、更换衣服。
无论你是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请自觉遵守规范的隔离防护措施,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新冠肺炎、普通感冒、流感三种病怎样区分这个问题也是大家问的比较多的问题,下面三甲传真就请吉米大夫为大家解惑:
因为新冠病毒是个新病毒,我们对它的认识是在不断完善中的,所以就我们科学家目前的了解,对于三种病的区分,下面这张表格,总结得比较的全面。
但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去区分呢?
三种病的相同点:
早期都可能有头痛、鼻塞、打喷嚏、咳嗽。早期症状都很相似,所以刚开头前几天,很难分清楚到底是什么病。难道,就分不清楚了?并不是。
三种病的不同点:
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告诉我们,新型肺炎主要是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最重要的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约50%的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普通感冒:早期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一开始是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以同时有咽痛。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不舒服,或仅有低热、头痛。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合并有细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愈。
流感:早期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有头痛、全身酸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患者会有流涕、鼻塞、干咳、胸痛、恶心等症状。有时还伴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最重要的是:体温突然一下子很高,头痛不舒服,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
尽管从症状上看,三种病有不同点,但仅仅靠症状是不够的,现在都有发现新型肺炎早期没有症状。所以,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首先,我们要看自己是不是高危人群。
什么是高危人群?
在症状出现前的最近14天里去过武汉、或者在14天里面曾经和正在诊断中的疑似/确认的新型肺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
那么什么是密切接触呢?
据武汉卫健委官网,目前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学习、同室居住的人员,在诊治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照料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护人员,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判定的其他接触情形。
美国CDC对“密切接触者”定义还包括:曾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有过直接接触(如接触到患者咳出来的飞沫),而当时并没有穿戴规定的个人防护设备。
所以,担心前先对照一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如果是,请参照前面所提到的居家隔离要求进行。(三甲传真综合发布;供稿:健康时报、江苏疾控、吉米大夫;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