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疫情,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最新研判!

  钟南山:奥密克戎不可怕

  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

  在12月9日上午8时举行的“中国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钟南山院士做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

  首先,钟南山肯定了两年来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

  报告中,他表示,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的特点是传播性强。对比德尔塔Delta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防控政策的重心应当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上来,要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他提到,充分的疫苗接种能起很大防护作用。

  钟南山说,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的效果更好。他进一步表示,可以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强免疫;用异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明显提高;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医护人员的疫苗保护;加速研发及审批鼻喷、吸入型疫苗。

  他还表示,奥密克戎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重点应放在防控重症上(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

     李兰娟院士:

  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

  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受访者供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目前,有哪些数据可以直接证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较原始株有明显减弱?

  李兰娟院士:根据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与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传播性仍较强,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传播性仍较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导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之前各种变异株,毒力与致病力显著下降。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数据,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为0.45‰,远低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流行德尔塔变异株3.6‰的病死率。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居民应当如何看待,您有哪些建议?

  李兰娟院士: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

  2022年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等途径发现。

  同时,该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白岩松:我们正式迈向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

  @央视网12月8日消息,白岩松: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防控措施的叠加优化,意味着我们正式迈向了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但是,迈向结束疫情生活的道路和结束疫情并不是一回事。想要真正结束疫情,无论社会还是个体都还要做很多事。比如医疗机构的相关准备,个人防护措施,科普的重要性、让人们减少内心的恐慌。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年人的疫苗接种。

  服用布洛芬前后千万不要喝酒

  据澎湃新闻,布洛芬的主要作用是退烧和止痛,而不是消灭病毒,所以在机体较为不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布洛芬缓解症状,但不要一有症状立刻服用布洛芬。

  服用布洛芬的时候要注意三点:第一,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第二,不要空腹,很多人生病时胃口欠佳,但是空腹服药很容易刺激胃肠道;第三,多喝水,包括其他退热药服用后,患者都可能出现发汗的情况,所以要注意补水,避免身体脱水。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布洛芬可能会造成胃肠道不适,因此饭后服用更加安全。布洛芬这样的解热镇痛药一定不要和酒同服,甚至间隔时间可能要长达一周。如果布洛芬和酒同服可能会增加对肝脏的损害。

  另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张苑认为,不用过度囤药,只要备好常用药即可。至于备哪些药,张苑建议可以备点感冒药物、常用药,普通人买平时惯用的药即可,因为,“忽然换药可能引起过敏等不适反应”,“儿童由于容易出现鼻塞症状,建议备点鼻喷剂等,对于有基础病的人,首先要做好健康管理监测,一方面监测体温,一方面监测自身氧饱和度,在此基础上,备好基础病相关药物,以免发生断药等问题。”

  同时,张苑表示,备药只是一方面,如果吃药一段时间后,状况依然未有好转,还是要及时就医,不能只依靠药物强撑。

  专家: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居家观察这五种情况需要就医

  据央视新闻,当个人身体出现不适的情况下,什么情况可以选择自己居家观察,出现怎样症状之后需要到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患者居家观察需要一些基本的条件,包括有独立房间居住,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等。大部分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居家的,只有少部分有严重基础病的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他表示,居家观察强调观察和治疗,一方面要定期测体温、观察自己的各种症状,同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各种症状可以对症服药。

  如果出现下面五种情况,王贵强建议跟社区医生联系,如果病情比较重,可以联系120到医院进行诊治。

  第一种情况是出现呼吸困难或气短。

  第二种情况是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38.5℃,时间超过3天以上,就应该到医院。

  第三种情况是原有基础病明显加重,比如高血压用药控制不住,糖尿病用药控制不住或者出现其他急危重症的风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第四种情况是儿童出现一些嗜睡、拒食、腹泻、呕吐等等情况,治疗以后不缓解,时间超过两天以上也要到医院救治。

  第五就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出现胎动异常等等情况,也要到医院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