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用错退烧方式 半岁宝宝肾衰竭

  前段时间本报报道了▼

  发烧一周!最高39.4℃!德国医生不开药,中国宝宝回国治疗,结果在飞机上……

  引起很多家长共鸣,只要一遇到孩子发烧,平时再冷静的家长也是急慌了眼。

  然而,如果使用错误的退烧方式可能会,让孩子陷入更危险的情况。

  前不久,一位半岁大的男婴突发高烧,为了给孩子退烧,村卫生室给他尝试灌肠退烧,结果孩子不仅没退烧,反而造成了终身损害!

  事件回顾——

  前不久,武汉一名半岁大的男婴突发高烧。为了给孩子退烧,家长将孩子带至当地村卫生室,医生给他尝试了中药灌肠退烧。结果孩子不仅没退烧,还出现了肾衰竭。经过大医院的治疗,男婴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但 每次都需要做十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

  中药灌肠退烧到底有多危险? 

  “孩子的肠道黏膜比较薄,而灌肠的药物成分复杂,如有过量或错误使用,就很容易损伤孩子娇嫩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加上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灌肠治疗之前不做皮试,孩子 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张敏军副主任医师解释。

  福建两个月大婴儿发烧打了一针,却造成肾衰

  “孩子发烧时,给他们使用非常规的退热方法,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往往非常严重。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随意尝试这样的治疗。 ”张敏军副主任医师痛心地说。

  看到这则报道,张敏军马上回想起自己曾经接诊过 一个才两个月大的婴儿,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孩子一滴尿也没有。当时他就感觉不对劲, 后找来孩子父亲询问,得知孩子在乡村诊所里打了一针。

  “这种针剂对于一些敏感儿童来说,会导致耳聋或急性肾衰竭 。后来我们检查发现,这名小婴儿就是因为打了这个针出现了急性肾衰,必须接受肾透析,成年时还需换肾才能生存。”

  然而, 这样的悲剧,在一些基层诊所里仍然时有发生。他举例说——

  这些退烧方式都不妥

  ?一些退烧针退烧快,反而烧得更厉害

  比如一些基层医院的医生还在使用一种中药柴胡加激素的退烧针,退热效果很快,但只是短暂性的,体温很容易反扑,而且会烧得更厉害。

  ?滥用抗生素,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

  还有些诊所医生,给孩子打的针剂含抗生素和激素,退热效果也很快,但容易造成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孩子无法形成正常的免疫体统,以至于一生病就只能依靠这些针剂才有效。

  备些靠谱退烧药胜过打针

  在家中常备一些常规退烧药,在关键时刻好过打针、灌肠等退热方法。 

  家中可以常备儿童退热药

  常用的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小儿与成人,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小儿与成人。

  ? 对乙酰氨基酚服用时,至少每隔4~6小时吃一次药。

  ? 布洛芬由于药效较长,所以要求每隔6~8小时吃一次。

  使用退烧药掌握一个原则

  通常发热温度在39℃以上才建议使用退烧药,但若孩子的精神状态不佳,或曾有过惊厥史,可以在38.5℃时使用退烧药。

  精神状态不好就要及时送医

  如果孩子发热温度不是很高,但精神状态不好,则要及时送医。因为 有些孩子发热的原因并不单纯,可能延误几小时就诊,就会引发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生命。

  发烧捂不捂汗也有讲究

  ?比如孩子发烧时,手脚比较冰凉的情况下,有可能在打寒战,这时就需要用热毛巾将冰凉的手脚给捂热。

  ?如果孩子已经在出汗,就要适当将孩子的衣物松一松,让汗更好地散发。如果这时再捂着,反而不利于热量的散发。

  ? 出汗后一定要及时补水,可以更好地帮助退烧。

  福建卫生报记者:林颖

  编辑: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