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管控会不会全面放开?疫情什么时候彻底结束?

  2022年是人类迎来新冠病毒爆发的第三个年头。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其中一致的冠状病毒有50多种,六种与人类有关,而新型冠状病毒是第七种。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比较强,在感染该病毒之后会引起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也有少部分人会发展成重症,危及生命。

  

  由于传染性比较强,目前圈就已经有超6亿人感染了病毒,600多万人死亡,因此下一步还要继续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

  为什么新冠病毒难以消除呢?

  第一,新冠病毒是以动态的形式存在,这也是新冠病毒无法清除的原因之一。

  科研人员和医学研究人员在新冠病毒的速度、传播、变异的各个方面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人类与新冠并存共存几乎是铁定的事实,它的速度、传播和变异速度都是病毒存在的动态过程。

  

  第二,新冠病毒传染力非常强,让人猝不及防,从流行病学史来看,基本传染指数是衡量病毒传染能力的重要指标。

  新冠病毒出现了将近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内新冠病毒在不断的变异,而且病毒的传感力越来越强。

  原始新冠毒株的传染指数在2.5左右,也就是说每个新冠患者平均会感染2.5个人,最新变异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染指数大概在八到九之间,如此强的传播能力也使得防止新冠病毒的难度加大。

  第三,新冠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型的,目前命名的已经有11种变异毒株,变形的病毒分型为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

  由于新冠病毒的高度变异性,致使医疗和药物的防护能力大大下降,使人类研发的病毒的疫苗和药物滞后,所以病毒很难彻底消灭。

  第四,无症状感染者造成病毒进行隐性传播,很难直接消灭挣扎或出现免疫逃逸现象,这也是以前感染产生抗体或者接种疫苗之后产生的抗体有可能会对新冠毒株的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让新冠病毒更加难以对付

  此次疫情什么时候才会结束?中科院院士黄健平团队,做出预测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 期刊 The Innovation 发表了题为《Is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coming to an end? 》的研究文章:文章内容显示,此次新冠大流行将会在2023年底会结束。

  黄建平院士团队利用新冠自测系统,对当前的疫情情况进行过反复地推测实验,准确率达94%以上。

  

  不过从目前形式来看,新冠在短时间内还是不会结束,而且每个国家对新冠疫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都不一样,种种原因之下,都会影响到新冠病毒的结束时间。

  在疫情结束之前,要听国家的安排,因为新冠肺炎非常狡猾,传播能力很强,即便接种了新冠疫苗,仍然会出现感染的情况,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和朋友,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关于新冠病毒的热点话题,建议了解

  一:人类可以感染动物来源的新型冠状病毒吗?

  根据既往详细调查发现,SARS-CoV在2002年从中国的果子狸传播给人类,而MERS-CoV在2012年从单峰骆驼传播到沙特阿拉伯人。另外有几种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流行,但尚未感染人类。

  二:医护人员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威胁吗?

  是的!

  因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接触的频率比一般公众高,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威胁,因此世卫组织建议卫生保健工作者始终采取适当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三: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四: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1、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2、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

  3、将肉蛋彻底做熟;

  4、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密切接触;

  5、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

  6、不要随地吐痰;

  7、减少外出,尽量远离人群密集区。

  对于新冠病毒的结束时间,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