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阳性飙升,发热门诊爆满,我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来源:情感心理学
随着取消健康码、行程码等新规落地,放开已成定局。
有权威人士说:最终80-90%的人都会感染。
专家这句话我是信的。
随着奥密克戎不断变异,毒性是越来越弱,传染性却也是越来越强。
国内,乃至全世界,大部分人都会感染。
也正因为此,网上出现这样一种声音:早感染早自由。
理由是感染后就能获得病毒抗体,这样就能彻底放飞自我。
我虽然支持放开,但对于这种态度却不能苟同。
因为,得考虑医院负荷运转能力。
先看北京。
前天,冰点周刊发布一篇采访报道《发热门诊排队数小时 专家呼吁非必要不去医院》。
12月9日晚上8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
有市民说:我从下午2点就开始排队,等了足足六个小时。
北京夜间气温零下。
排队队伍中不乏坐着轮椅的老人。
“武汉发热门诊”也上了热搜。
现场人山人海,排队队伍一眼不见底。
保定是最先放开的城市之一。
有记者在实地采访后得知,放开后,医护人员感染急剧上升,医院开始面临着医护紧缺的问题。
某三甲医院ICU医护人员宋雨坦言:
不少科室阳了至少一半的医护,有几个科室只剩三四个医护。
因为只要确诊,就必须离岗回家休息。
该院平时一天输液量只有三四十人。
现在一天输液量接近200人。
不过,医院院长再三强调:虽然有压力,但并没有出现医疗挤兑,整体医疗秩序是稳定的。
虽然奥密克戎致病力很低,绝大多数人都是无症状或轻症。
但再低的比例,乘以足够庞大的人口基数,这都会给医疗系统造成不小冲击。
近日,武汉金银潭医院主任夏家安表示:
大家要尽量不感染或晚感染,延缓峰值到来的时间。
所以这段时间,口罩还是要戴好。
尤其是家里有上了年龄的老人,那自我保护就更应该做到全面一些。
比如,张文宏建议老人这个月不要去跳广场、搓麻将。
子女看望老人也尽量戴n95口罩。
虽然我们多数人都会感染。
但尽可能往后拖一点,医疗系统面临的冲击也就小一点。
而到那时,万一家里老人感染症状严重,也能获得相对更好的医疗资源救助。
防控政策放宽以后,很多城市的核酸小屋一夜之间就撤掉了大半。
不过,核酸小屋撤了,很多场所和单位却还要求查验48小时的核酸报告。
于是有限的核酸检测点,又开始大排长龙。
有些人就瞅准时机,推出了“核酸上门服务”。
这对于一些需要做核酸,又没时间去排队的人来说,本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上门核酸的价格,却有点吓人。
有平台显示,想要上门核酸,需要提前一天预约,次日采集。
一般单人的检测费用在220-258元之间。
而要想当天就上门检测,价格就会翻番。
像郑州一家快检给出的报价,单人单次当天上门核酸的价格竟高达598元。
这里面检测费其实只有16元。
其他都是服务费用,包括耗材费用、人员费用、车辆费用等。
对此,网友们的评论也是负面居多:
“想钱想疯了吧。”
“核酸商业化又要来了。”
虽然说这是自愿的买卖,没有强买强卖。
但是一个成本很低的服务,直接狮子大开口卖到598元,这合理吗?
利用大众的需求,利用自己独有的资格,把很简单的服务,标出远超成本的价格,这算不算哄抬物价?
这和疫情初期一个口罩卖38块钱,有什么区别?
现在核酸不行了,抗原又红火起来了。
接下来肯定会有很多人感染,人们对抗原的需求也开始激增。
据京东健康的数据,最近一周,抗原检测试剂的销量,比上周增长了462%。
随之而来的,就是抗原的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之前,一个单人份抗原的价格基本在5-7元之间。
但是随着市场的供不应求,有一些药店的单人抗原竟卖到了56.6元。
这中间五倍多的差价,让很多网友都忍不住吐槽:
“是不是之前的核酸公司换个招牌又来圈钱了?”
当然,身价暴涨的,不止抗原。
一些药品,比如连花清瘟也开始非常抢手。
最近,连花清瘟胶囊在京东的搜索量,增长了2000倍。
2000倍是啥概念?
比如之前每天有100个人搜,现在就是每天20万人搜。
搜索量暴涨的同时,连花清瘟也开始贵得离谱。
一盒48粒规格的连花清瘟,正常价格只要30块钱左右。
但是现在,有些平台上已经卖到了102元一盒。
说实话,东西稀缺的时候,卖家稍微涨涨价,我们能理解。
但是价格一下就翻了三四倍,就夸张了吧。
这不就是趁机敛财吗。
前两天,连花清瘟的生产厂商——以岭药业就涨价问题给出回应:
以岭药业在扩大生产,但是没有涨价的计划和举动。
意思也很明显:涨价这锅,我们不背。
所以,还是不厚道的经销商,在牟取暴利。
根据相关规定,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商家,要从重处罚。
而最近,针对哄抬物价的行为,很多地方的市场监管局也都做了处罚,或者发布了告诫书。
不过,商家总有自己的花样。
这边监管不让涨价,那边商家又玩起了捆绑销售。
12月7日,河北保定一名女子去药店买连花清瘟。
结果店员告诉她,必须搭配其它药品一起买,否则不卖。
然后还底气还特别足:你不要的话让别人拿,人家还等着呢。
真是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生意。
哪里有病毒,哪里就有无良的奸商啊。
为了赚钱,甚至都丧失了做人最根本的良知和底线。
和病毒比起来,我觉得这些利欲熏心的奸商,更可恨。
病毒不懂人的苦难,但人应该懂啊,应该有一点人心啊。
病毒可以没人性,但人,不能没人性啊。
注: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