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会言辞激烈地反对引进辉瑞的新冠“神药”?
这两天在微头条上发出了一个小问题:
为什么一些网红大V和自媒体小号,一方面对疫情发展很悲观,说什么可能会有很多人死,后遗症严重等等,而另一方面却会言辞激烈地反对引进辉瑞的疫苗和新冠药?
而且反对的理由主要是反对境外资本收割?
我说我对辉瑞的疫苗和新冠药并不了解,不知道是好是坏,只是很奇怪,反对的这些人为什么主要不是从药效本身去谈问题,而是大谈特谈反对境外资本收割,难道当面对严重疾病威胁的时候,真正有需要的人不应当是先关注药的“疗效”,而不是药的“出身”么?
没想到这个问题竟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下子就涌进来好几百号人,除了一少部分是进来正常交流想法的,相当多的情绪激动地向我质问,是不是收了钱了?或者是直接用各类“问候语”!
最奇怪的是还有不少人似乎并不关心我所提出的问题,而是对我目前住在哪表现出很大的好奇!
难道我的这个问题问得很不合适,让一些人极度不舒适了?
这个我也就不去猜测了,关键是看了看评论区,我提出的问题完全没有得到解决。
这些情绪激动的反对者说出了各种让我啼笑皆非的理由,就是没有人谈到,到底有什么科学的证据表明,辉瑞的这个药是有效还是无效?有没有国产的类似药可以替代这种所谓的高价“收割药”?
既然他们不回答我提出的问题,那我只好自己花时间做功课了找答案了,同时顺带着,把他们提给我的那些奇妙的问题也回答一下!
我仔细地看了看,这些反对的理由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某位当红大V。我们就逐一地欣赏一下她的高论,同时尝试着回答一下她那些神奇的提问!
1、奥密克戎99.5%不要去医院诊治? 那,又何须急着上架辉瑞神药?
0.5%的人有可能需要啊,14亿的0.5%是多少?
2、广州不是既没有多少中重症,也没有死亡?那,凭什么要趁乱推销“辉瑞神药”?
广州发布的数据当时确诊人数还只有16万人,第一批感染的多数是打工的青壮年,老年人比例还很少。广州才开放了几天?广州一共有多少人?你的意思是等那些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出现重症以后再去研究用什么药?
3、那,为什么一边说这只是流感,一边还强力推销辉瑞疫苗跟辉瑞“神药”呢?
是谁告诉你症状像流感的人需要用这个药的?这药是针对那些有发展成重症高风险的患者的。又忘了14亿的0.5%是多少了?
4、辉瑞CEO自己打了辉瑞疫苗,不是确诊了几次?
你到现在还不知道疫苗目前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感染而是防重症?
5、至今累计1亿人以上确诊,109万人因新冠死亡。辉瑞的神药那么有效为什么还会死那么多人?
辉瑞新冠药是什么时间投入紧急使用的?你研究过投入使用前和投入使用后死亡数据的变化么?
美国目前病死总数为1112797 人,2021全年美国新冠病死数478945人。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新冠口服药Paxlovid。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总计死亡人数258089人,下降了差不多46%。虽然说,这并不能说明直接与这个药有什么关系,但你用这个问题来证明这个药无效?你确定这不是反向替人家宣传?
抛开上面这些相当初级的反对理由,这几位大V和粉丝们倒是还有一些挺复杂的境外资本收割理论!
不过我想问问,这么大的一个问题,国家没有发现,需要你们几个网红来提醒?国家现在进口辉瑞新冠药,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是被米果逼的? 你们脑洞开得是真够大的!
1、辉瑞的新冠“神药”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所谓辉瑞新冠“神药”叫Paxlovid是由奈玛特韦片和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其实也属于老药新用,算不上神药),用于伴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症新冠感染者治疗,5天为一个疗程。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根据病情,对于不需要吸氧的、肺部症状不明显的轻症患者不需要使用Paxlovid。
简单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考虑使用这个所谓的“神药”!
2、有什么科学的证据表明辉瑞的新冠药Paxlovid有效
2021年11月5日,辉瑞提交Paxlovid三期实验结果报告。
安慰剂组有385例,其中27例发展到需要住院,其中的7例随后不幸病亡。而治疗组有389人,其中3例发展到需要住院,但随后全部痊愈,无人死亡。而且三天见效。治疗组中还有孕妇,也就是说,孕妇也适用。治疗组中的所有人都无任何不良反应。这个药的有效率标称为89%。2021年12月14日,辉瑞又宣布额外的2/3期针对2246名成年人的研究结果,与11月5日宣布的中期结果一致。
2021年12月22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Paxlovid投入紧急使用。
2022年4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更新Covid-19治疗指南,对于可能发展为重症以及有极高住院风险的患者,比如未接种疫苗、高龄或免疫抑制者,唯一强烈推荐的方法就是使用辉瑞的Paxlovid。
2022年5月20日,香港大学公布香港第五波疫情早期住院病例服用辉瑞PAXLOVID之后的3天至28天的病死率对照数据:从服药第7天开始一直到第28天,服用辉瑞PAXLOVID的患者病死率大约是对照组的1/3 ; 服药28天后,服用辉瑞PAXLOVID的患者病死率是3.5%,对照组是9.3%。(这个研究报告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在JIM博士的相关文章中找到)
3、辉瑞这个”神药“难道就不存在问题?
有,国际上也有对辉瑞Paxlovid的一些质疑声。
2022年8月24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关于新冠治疗药物Paxlovid的大型真实世界疗效研究数据显示,接受Paxlovid治疗能明显降低年长感染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但在40-64岁的相对年轻参与者中,未能表现出明显得益。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曾于2022年5月24日警报称,完成为期5天的Paxlovid疗程(实验室确诊感染)并康复后,可能在2至8天后出现复阳情况(非再次感染)。
复阳的人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和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不过复阳后症状都比较轻微。
复阳的原因还没有定论,最被接受的假说是药物暴露不足。由于服用Paxlovid的时间是在出现症状的五天内,这时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没能被完全激活,而Paxlovid已经将病毒载量降低到了不会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水平。服用Paxlovid后,症状会在五天内消失。但实际上,人体内可能还隐匿着一些新冠病毒。在药物被代谢完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却没有被完全激活,这些病毒就会再次兴风作浪。
因此,辉瑞提出增加一个治疗疗程,不过目前未获得FDA批准。
4、Paxlovid在国外卖的很便宜,在国内很贵?
有自媒体称Paxlovid在美国仅售10美元,在澳大利亚仅售42.5澳元(约203.75元人民币)。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误导。
美国政府对Paxlovid的采购价为530美元(约3549.67元人民币),但对符合医保的公民是免费的,也就是由医保来支付这笔费用。所谓10美元是部分药店收取的“药品管理费”。多数药店不收这笔费用。
澳大利亚的政府采购价为1113.93澳元(约5340.31元人民币),患者自付费用为42.50澳元(约203.75元人民币),如果持有优惠卡,患者自付费用为6.8澳元(约32.60元人民币),剩余部分也是由医保支付。
也就是说那些所谓低价都是由政府医保支付了主要的费用。实际采购价格都比中国的价格高。
5、除了辉瑞的这个神药,还有其他针对新冠有明显疗效的药么?国内厂家是否也已经研发出来针对性的药了?药效如何?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新冠的药物有很多种,但辉瑞Paxlovid是首款口服药。
另外还有一款美国默沙东的Molnupiravir(莫纳皮拉韦),2021 年 12 月 23 日批准上市,也是口服药。临床试验显示,可降低住院或死亡的风险约50%。
国内已获批上市的同类口服药是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2021年7月20日,阿兹夫定以抗艾滋病药物通过中国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今年7月25日,老药新用,获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适应症,并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支持“阿兹夫定”片上市申请的关键Ⅲ期注册临床试验显示,“阿兹夫定”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首次给药后第7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组40.43%,安慰剂组10.87%。
也就是说,“阿兹夫定”目前提交的临床试验数据是针对中度感染者的症状改善,还没有提交针对发展成重症和死亡方面的试验数据。
目前针对“阿兹夫定”的主要质疑是试验数据提交不充分。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曾提出质疑, “国家药监局要求,阿兹夫定上市后要补临床使用的数据,真实生物为何还未公布?阿兹夫定附条件批准上市,其中‘症状改善’的指标是什么?上市后,‘ 症状改善’方面的数据有多少?”
那著名的神药“莲花清温”呢?
“莲花清瘟”到目前为止未提交过符合国际规范的双盲临床试验数据。新加坡禁止“莲花清瘟”可治疗新冠的宣传。
好了,上面这些就是我查到的有关所谓辉瑞“神药”的相关信息。我们不知道看完后大家是怎么想的?
在收集整理完上述的这些信息后,我也基本形成了对辉瑞这个“神药”的自己的看法:
1、我自己不需要!
实际上对我而言,不仅仅是辉瑞的这个“神药”,其他的各类“神药”我都不需要!我自己阳了就只喝了点润喉舒缓嗓子疼的药,三天也就没事了。其他家人也顶多吃了点退烧药,五天左右也都没事了。
2、对于少数年长的、有基础病、存在有重症风险的人来讲,这个药是目前国际上最被推荐的药之一。
3、是否需要服用这个药,请你听医生的建议,而不是任何网红的说辞!
最后,我依然还是要向那些强烈反对辉瑞疫苗和新冠药的人提出疑问:
1、为什么你们会一边大肆宣扬疫情很严重,还会有相当多的人面临死亡的威胁,一边却在对于药效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反对引进国际上已被广泛证明对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非常有效的药物?
2、如果当你们自己或者家人面临着重症威胁,你们需要选择用什么药的时候,脑子里会考虑会不会被“国际资本”收割的问题么?
3、当别人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你们有权替别人选择应该用什么药么?
实际上,除了这几位网红大V和一些自媒体小号,我很少看到有专业人士谈论过这样的问题。在疫情如此关键的时期,到底哪些药是能够满足当前疫情控制和危重病人需要的,不应该是由卫生主管部门和医学专家们来研究决定的么?为什么全是一些网红、自媒体在吵吵闹闹?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最后借用那位网红大V的“名句”来为本文收尾吧:
真是神也是你,鬼也是你!
这算是你的自我评价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