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流感高发与新冠叠加流行,该怎么防?专家这样提醒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普通感冒通常是指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俗称“伤风”。流行性感冒则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属于中医时行感冒。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食欲减退,同时可伴有高热、寒颤、头疼、头晕、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新冠肺炎则是由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由于它们分属不同种类的病毒,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可以鉴别的。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泻、味觉或嗅觉减退等症状。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其主要的传染源,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人群密集等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1、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是预防和抵抗流感最重要的方法。日常饮食要均衡,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多补充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或者补充一些多种维生素片、螺旋藻、蛋白质粉等营养食品,对提高机体免疫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2、“洁”:

  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每日使用湿式拖把拖地,经常对活动室把手、桌椅表面、玩具、教具等进行有效消毒。如果活动室有发病幼儿逗留过,需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并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人桌椅,抹布用流水冲洗,洗净后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方可重新使用。

  

  3、注意开窗通风

  病毒在外界的生存能力非常差,他们怕阳光中的紫外线、怕洁净、怕干燥,在新鲜的空气中病毒的存活力极其低下,因此经常开窗通风,能最大限度降低流感传染风险。

  4、科学用药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会在药箱里准备一些常见的感冒药,但每种感冒药都有相应的主要治疗方法。一旦使用不当,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无论用什么药物治疗感冒,都需要对症治疗。

  

  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是由身体受凉引起的感冒,通常害怕感冒、咳嗽、鼻塞、流鼻涕和身体疼痛。对于风寒感冒,应选用以散风寒为主要功能的药物,如荆防颗粒。使用后可达到发汗、解表、祛风除湿的效果,还可改善感冒、头痛、身体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