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粥|用科学迎战病毒,以信心迎来春天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十条”发布以来,防控政策重点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根据专家研判,接下来一段时间全国将迎来一波疫情高峰。

  本周,从长三角各省市党报的版面中,从主流媒体客户端的界面里,我们读出了各地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优化防疫工作的务实之举,切实保障好人民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之谋,坚定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的担当尽责。

  尊重科学是抗疫的有效武器,实事求是是抗疫的重要法宝。本周,长三角各省(市)党报一方面积极转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一方面结合本省(市)实际,推出防疫热点问题的专家问答。

  如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发烧,怎么办?《新华日报》记者为此采访江苏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可分为以下情况应对。对无症状患者,建议居家隔离、休息,每天自我监测体温;咽喉疼、咳嗽、发低烧者,对症口服药物,可以报备社区居家治疗,不具备居家条件的可以留院治疗或到亚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需要强调的是,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肿瘤患者等特殊群体是新冠肺炎重症高危人群,医院会给予个体化治疗。

  该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人一周左右痊愈,发展为重症的比例极低,公众不必恐慌。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相关专家介绍,从最近接诊的阳性病例看,绝大多数都是无症状或轻症,主要表现为咽喉不舒服、肌肉酸疼、鼻塞等症状,患者发热一般在38.5℃左右,通常3天左右症状消失。

  《解放日报》刊登专家提醒,如出现以下症状需要前往医疗机构就诊:体温持续高于38.5℃或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超过三天;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超过2天;发热伴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儿童出现嗜睡、拒食、腹泻或呕吐;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腹痛、胎动异常;氧饱和度小于95%。

  安徽省疾控中心负责人告诉《安徽日报》记者,当前阶段奥密克戎毒株虽传染性强,症状发生的潜伏期短,但致病性弱,病症更趋向于上呼吸道感染。“新十条”优化措施实施后,社会面会有一定数量的阳性感染者,普通公众无需担心,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遵守咳嗽礼仪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这些日常防控措施做到位的话,其实是可以避免被传染的。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长三角各地备预不虞,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与之“对冲”,各有关部门积极统筹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在江苏,全省近800家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均设有发热门诊,15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按要求建有发热诊室,各设区市也面向社会公布了发热门诊名单。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要求各设区市将辖区内互联网医院名单、登录方式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已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均要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做到“应开尽开”。目前,江苏省共建成互联网医院147家,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医师27979人,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护师4515名,备案互联网诊疗服务科目268个,科室8030个。

  浙江加快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综合ICU床位不少于总床位数的4%,另按不少于总床位数4%再准备可转化ICU床位数,最大程度满足重症救治需求。

  在定点医院的基础上,目前浙江107家三级综合、三级中医医院已有综合ICU和专科ICU床位6815张,可转换ICU床位4055张,可随时按需投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在重症救治医务人员准备方面,浙江已启动重症救治医务人员储备培训计划,目前各地正在分批安排医务人员进ICU熟悉重点生命支持救治设备的操作和病人管理。到12月20日,该省将完成2万余名医务人员的专项培训。

  安徽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对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选派诊疗和接种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组建接种小分队,携带接种后观察期间所需的常用设备和药品,提供上门接种服务。12月16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发布12条工作提醒,进一步规范防疫药品、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用品,以及粮食、蔬菜、肉蛋奶、速冻食品等生活物资网络交易秩序,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

  12月17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就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医疗物资、防疫物资储备及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等重点工作进行调度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在保基本、保基层、保重点上下更大功夫。作为上海“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的统一入口,上海健康云近日全面升级“我要配药”服务专区,此次“我要配药”服务强化一键续方、复诊配药、在线咨询、小康快药四大功能,支持“一老一小”代配药及医保支付。为指导市民科学合理用药,帮助市民线上求医问药,专区累计入驻医师药师1206名。

  如今,人们刷朋友圈、微博总能发现几个“阳”了的朋友,与以前的谈疫色变不同,他们大胆晒出抗原检测结果、真实记录下病程进展和感受,这些都是积极心态的表现。有珍贵的信心、有科学精准的防治方法,有持续优化的防疫措施,我们终将在勠力同心中迎来春天!

  整理:金亦炜

  来源:新华日报、安徽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