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形势“一峰三波”:从城市到乡村 ,再回到城市
吴尊友这次演讲的干货非常多,从四个方面开讲,分别是赢得宝贵的三年、非专业与非专业、奥密克戎病死率是“恶魔”、今冬新冠疫情形势。大体上解答了近日很多人对疫情政策改变的原因,以及改变后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这里我将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吴尊友提供的关键数据为支撑,重新书写成文,全文并非完全摘录吴尊友的讲话。
1、新10条为何不在年初实施?
“新10条”是防疫政策全面调整的标志性文件,也是防疫放开的标志,所以新10条就约等于防疫政策的放开,有观点认为年初实施新10条的话可能经济会更好。吴尊友的讲话回答了之所以选择此时实施新10条,而不是更早的时间点,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是病毒的毒性大幅下降,重症和危症的比例从2020年到2022年是大幅下降的,依次是16.47%、3.32%、0.18%。
第二是有充足的时间让老百姓打上疫苗,形成一定的免疫屏障。
最后就是过去三年,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都有了一定的应对能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10条的出台时间是过去三年每周报告死亡数最低的点。并且是过去三年历史上连续几周病死数量低于1万的时间点。如果年初就放开,那么今年将有90万左右的人死亡。
吴尊友的回答其实基本还是符合大家的预期的,那就是过去三年国家严防死守 ,实施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避免了数百万人口的死亡,可以说动态清零政策为我们国家赢得了宝贵的三年时间。
病毒在变,防疫政策自然也是变化的,防疫是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人民的健康生命安全。而成本就是防疫过程中各种直接投入成本,以及极端措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病毒的传染性大大增强,这导致防疫的成本大幅上升,民众的配合度也明显降低,这又会增加防疫成本。而病毒的致死率大幅降低,防疫的收益就会降低。所以,此时放开也是各方综合考虑的结果。
2、上海疫情的死亡人数低是否证明了当时的已经很低了?
大家都知道上海那波疫情持续了两个多月,导致了62万人感染,最终死亡人数为576人(2月26日到5月16日),而上海以往正常的死亡率大概是60万人在80天内死亡720人,也就是说上海今年疫情期间感染的62万人的死亡率还不如非疫情期间的正常死亡率,所以上海那个时候的疫情已经不可怕了吗?
吴尊友认为事实恰恰相反,上面的结论是非专业人士的看法,而在专业人士看来,上海那波疫情的死亡率还是挺高的,杀伤力较大。这是因为死亡率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同的,比如青壮年的正常死亡率就非常低,但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哪怕是正常年份也比较高。而我们通常说的死亡率是覆盖所有人的,并不区分青壮年和老年人。
如果我们用专业分析方法,按照每10岁为一组,去分析非疫情期间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和疫情期间各个年龄组的死亡率,最后的对此结果非常惊人,得出的超额死亡率高达367.6%,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的超额死亡率更是高达475%!
超额死亡率是一个更专业的衡量指标,这也说明上海那波疫情的时候,病毒的杀伤力依然很强大。
这个观点有部分读者不一定能马上理解,我再举个例子解答一下,比如正常时间段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死亡率是10%,60岁以下的人的平均死亡率是1%,正常的人口分布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20%,而6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80%,那么综合死亡率就是2.8%。
而现在感染的新冠人群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占比是5%,60岁以下的人占比95%,那么综合死亡率就是1.45%。比上面降低了近50%,而各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并没有变化 ,但是最终的综合死亡率却大幅降低。原因就在于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改变。
在新冠感染人群中,老年人是被保护更多的,而且社交较少,所以感染的比例是明显低于人口中实际老人的占比的。而年轻人社交范围要广得多,所以感染的比例高。
3、致死率低是否就导致的死亡人数少?
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一个反常识的问题,我们普通人看到致死率大幅降低后,以为就没有那么危险了,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比如A病毒的致死率是10%,但是只感染了100个人,最后就导致了10个人死亡;A病毒的致死率是0.1%,但是感染了10万人,最后却导致100人死亡。A病毒看似杀伤力更大,但是导致的死亡人数却远低于B病毒。
奥密克戎就是这种情况,以香港为例,第一波疫情的为3.32%,但是只死了3个人。到了第五波疫情,病死率下降至0.48%,但是香港死亡超过1万人,病死率下降超过80%,但是死亡人数却大幅增加。
台湾也是如此,疫情前两年的病死率为5.7%,但是死亡人数仅为838;2022年的致死率下降到了0.16%,但是死亡人数却高达13867。大幅增加。
中国大陆在武汉疫情之后新新冠感染死亡的人数极其少,这并非是新冠不可怕,而是因为中国大陆的防疫做得好,正是防疫做得好,防止了大规模感染,这才导致死亡人数极低,因果关系不要搞反了。
如果按照台湾2020年到2021年平均高达5.7%的死亡率,如果我们感染了1亿人口,那么就是570万人死亡,如果是1000万人感染,那也有57万人死亡。
4、放开后,今年冬天疫情各项数据预测和形势估计
问:放开后,奥密克戎的致死率有多少?
根据吴尊友的数据,今年冬天新冠致死率在0.09%-0.16%。
这就意味着如果今年冬天感染1亿人, 那么将会有12.5万人左右死亡。如果是2亿人感染,将会有25万人死亡。
问:今年冬天大陆的新冠感染率有多少?
吴尊友估计在10%-30%之间。
我们14亿人口,按照这个,大概是1.4亿人口到4.2亿人口的规模。
我们再用0.09%-0.16%的致死率来计算,大概会有12.6万-67.2万人死亡。而我们国家正常年份每年有1000万人口死亡。
所以,大家也不用恐慌,绝大多数人在今年冬天都不会被感染。但是前提是必须做好防护,否则你就是那个30%,甚至是那0.09-0.16%。
5、今年冬天疫情感染的时间线是什么?
吴尊友提出了“一峰三波”的观点。
12月中旬到1月中旬是第一波疫情,以城市为主;
1月下旬到2月中旬是第二波疫情,是春节返乡潮导致的人员流动推动的,主要就是五六线城市和乡村地区;
2月下旬和3月中旬是第三波,主要是春节过后的返岗潮,这波流动会再次波及城市和乡村。这三波疫情构成了今年冬天新冠流行“峰”。
这个时间线应该是大家都能理解的,我们国家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外出打工的人口数亿,每年春节都会有一个返乡潮,在当前,疫情主要在城市爆发,而且是从一二线城市开始传播开来。等到春节返乡潮(主要是除夕前后一个月)来临,大量的感染者会将病毒带回到五六线城市以及乡村。等到春节过完,大家又得返回到工作地去工作,又会带来一波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又会感染一波。
这三波过去以后,中国的疫情感染将达到一个峰值,跨过这个高峰情况应该会改善很多,这次吴尊友讲得非常全面,总而言之,不要恐慌,但是也要做好防护,尽量晚感染,最后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