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到底清的什么“瘟”,这次我顶王思聪
在新冠肺炎发生以前,我不曾深入了解过以岭药业,更不曾真正认识连花清瘟。当时脑海中的中医药企业还属云南白药、同仁堂等。
但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连花清瘟作为新冠用药可谓是大放异彩。特别是近期连花清瘟胶囊同世卫组织推荐捆绑在一起的营销,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连花清瘟胶囊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神药”。
一、王思聪质疑以岭药业
在网络对以岭药业和连花清瘟一致看好的情况下,4月14日13时08分,王思聪转发了一则连花清瘟胶囊有关的消息,并配以“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的醒目字眼,消息一经发出就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来源:微博“王思聪”)
目前,王思聪已经重新编辑了该条动态,删除了原本的言论。但他此前对以岭药业的质疑仍备受网友关注。
王思聪虽然最开始活跃在网友视线中是因为他是“娱乐圈纪检委”,但他的对以岭药业和连花清瘟的质疑还是有依据的。认真看完他转发的视频内容和文字表述,主要在于“连花清瘟胶囊有没有被世卫组织推荐”。
由于在国内很难阅读到世卫组织发布的原文稿件,我们普通人也很难会对一场会议的背景进行深入探究,所以多数情况下还是会跟随舆论的引导。
王思聪以其个人影响力对以岭药业发出质疑,其实也讲出了很多普通人的心声,在这一点上,我支持王思聪。
而针对王思聪的质疑,以岭药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关于网上所传的消息,请指出具体的问题与源头,他们将对具体内容做解答,从临床试验到具体的实验数据,再到被收入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包括适应症与说明书,都有完整的证据和报告披露,不能因为“王思聪”三个字,就随意提出疑问,听听就罢了,投资者请加以甄别。
可股市的连续跌停却让以岭药业不得不重视这波舆论。而且面对网友对以岭药业哥连花清瘟胶囊的不断挖掘,以岭药业再次回应王思聪:公司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
两次回应中,以岭药业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
二、以岭药业之“难”难在哪儿?
王思聪的一番言论真的能让以岭药业在股市损失上百亿吗?我觉得王思聪个人还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王思聪的质疑只是揭开以岭药业甚至医药企业的一个导火索。
那站在抗疫第一线的连花清瘟被王思聪手撕到底冤不冤?首先我们就要先追溯连花清瘟是如何产生的。
连花清瘟胶囊,顾名思义,跟“瘟”有关。我们古代将大流行病称为“瘟疫”,连花清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那是在2003年非典爆发时期,以岭药业的创始人吴以岭和他的研发团队在夜以继日的试验下,用了15天的时间研制并生产出连花清瘟胶囊。最新消息以岭药业对15天这个时间进行否认,认为与事实不符,但也未说明实际研制时间。
不过因为对医学知识,我们知之甚少,所以不能根据药物研制时间的长短来评判药物的治疗效果。
连花清瘟胶囊上市至今经历过感冒流感、禽流感、新冠肺炎等疫情,通过对患者服用药物的效果观察,可以知道连花清瘟胶囊在感冒用药和清热方面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没有采用临床实验金标准“随机对照+双盲”验证,所以人们对连花清瘟胶囊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产生怎样的效果保持怀疑态度。
再加上多次发表连花清瘟防疫有效性的相关论文的作者贾振华,他不仅是研究中药对抗新冠病毒的专家,真实身份也是人们诟病连花清瘟胶囊疗效的原因之一。他是以岭药业创始人吴以岭的女婿,以岭药业董秘吴瑞的丈夫。
一份来自中国临床试验数据库的注册文件显示石家庄以岭药业为论文的试验提供了连花清瘟胶囊,并为临床试验提供了经济支持。连花清瘟胶囊作为以岭药业独有的药物,作者团队与以岭药业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冲突也影响着论文结论的可信度。
(贾振华)
当前这个时机恰好是美国辉瑞特效药进入中国的时机,也有一些人认为是十几块的连花清瘟胶囊阻碍了2300元的辉瑞新冠口服特效药的市场,所以当前针对以岭药业的舆论是一场中外资本之争。
在我看来,辉瑞是资本,以岭药业同样也是资本。商业方面的资本之争也并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我也不认为辉瑞特效药能够治愈新冠,就像最近有人在阐述连花清瘟无法治愈或预防新冠一样,辉瑞新冠口服特效药在2021年12月22日就通过美国FDA紧急使用申请,但仅今年前6周,美国死亡人数就超11万人。
不论是连花清瘟还是辉瑞口服新冠特效药,它们只是一种药,没必要夸大它的疗效,也没必要刻意贬低!药物的疗效和使用方法需要由医疗专家们去判断!而不是由舆论判断!
可是近期这样将岭药业的连花清瘟胶囊通过与世卫组织推荐绑定在一起进行宣传,让它更成为抗疫中的“神药”,随之而来的是以岭药业在股市身价的水涨船高。
无论那些大批量的宣传连花清瘟的文章是否为企业授意,作为上市公司,以岭药业应该能意识到当舆论切实时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正如王思聪言论引发的舆论对公司股价产生负面影响发表声明一样,发现舆论不正确时就应当主动做出反应,及时更正。
而不是像如今这样,一边吃着虚假宣传舆论引导的红利,一边又在谎言揭穿后将自己撇清干系。因此王思聪称希望证监会审查以岭药业可能存在的信息违规披露或操纵股价等行为也是合理的。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就应该严肃处理,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三、大规模的购买连花清瘟发给阴性正常人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博客中写道:如果连花清瘟从未被严格证明有效,那么强行派送就害了等待必须物资和药品的群众。他认为在疫情肆虐的地区,强制派发预防或治疗新冠的药物,一定要严格检验,不要让一些“伪劣”产品占用物资运力。
(饶毅)
上海的这一轮很严重,很多人都收到了连花清瘟。其实相比“世卫组织推荐使用连花清瘟”一说,对人们影响更深的是连花清瘟胶囊被免费发放到那些没有感染的健康人手中。这会给人产生一种误导,就是连花清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而实际上不论是医学专家学者还是以岭药业自己,都承认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新冠。是药三分毒,上海这一轮连花清瘟胶囊的派发究竟是谁做出的决策?这轮发放后产生的影响最终的受益方又是谁?
抗疫防疫不容马虎,同样老百姓的用药安全也不容忽视。
以岭药业和连花清瘟事件,我想不仅需要证监会严查,药监部门也应该对人民就连花清瘟的功效答疑解惑,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而一些将质疑连花清瘟胶囊和质疑中医划上等号的人,指责言论可以休矣。一个事物要想前进发展都需要去伪存真,连花清瘟不能代表中医药,以岭药业也代表不了整个中医药企业。
这次对连花清瘟功效的讨论,也许是一个发展中医药的过程。知识应该相互交流,药品模糊的功效也应该被证实,潜藏在争议之下别有用心的势力也会被发现。
我们讨论不是为了给谁“扣帽子”、“打标签”,口舌之争并不能解决严肃的医学问题。药企的发展需要的是对药物成分的深入研究和扎实的研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