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不主张“大家一起阳” 第二波奥密克戎患病率更高 钟南山院士提出8条个人防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走进中山大学,介绍奥密克戎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以及如何加强学生个人防护。
据钟南山介绍,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前,我国累计感染新冠人数在10万人左右,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4.65%。奥密克戎变异株进入中国后,截至2022年12月6日,全国累计确诊人数约25万人,累计感染人数近170万人,“病死率(死亡/确诊人数)为0.24%。这个0.24%是包含了早期的数据,最近已经接近0.1%。”
谈及当前全国范围内正面临的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钟南山再次强调,其传播力越来越强,但致病性大大减弱。“早期的感染部位有上呼吸道、气道和肺部,但经过两年变异后,奥密克戎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
钟南山表示,在奥密克戎出来以前,贝塔、伽马、德尔塔等毒株有变异,但是变异不多。但从2022年的传播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明显比原来的毒株变异要快得多。目前,奥密克戎突变频率越来越多,现在总突变率已经达到96.4%,换句话说,还没有出现突变的,只有不到4%,接近饱和。所以,奥密克戎的突变越多,对疫苗对各方面抵抗力就越强,传染性就越厉害。
对于有说法称“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钟南山认为,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短期内大规模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
钟南山表示:疫情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感染者是无症状。”
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
①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⑧“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张伯礼:一二月份后疫情或迎春暖花开
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张伯礼表示,目前疫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应以变应变,我国防控政策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在不断优化调整。奥密克戎病毒感染性强、毒性弱,无症状人群占了三四成,有上呼吸道症状的四五成,重症及后遗症比较少。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短期内感染人数会增加,但整体情况在往好的方向发展。1、2月份高峰过后,到春暖花开时疫情有望进入常态,不会出现大规模感染,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也将逐步不受影响。
目前阶段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早阳早好的观点是不对的,个人防护至关重要。虽然感染后3~6个月再次感染的几率小,但病毒不断在变异,不管是否感染过都应做好防护。建议没有绝对禁忌症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
(中国小康网综合央广网、环球时报、中国经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