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随便吃?清肺排毒预防新冠
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的松绑,很多朋友都在囤药。
按照李兰娟院士12月9日的介绍,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既然不是病人,那就无需治疗,无需服药,也能自愈!这是理论上的说法,毕竟自限性疾病确实是这么个原理,只要自身免疫力能经得起考验,肯定能过关。
话说回来,不管理论上是不是病人,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身体不舒服,那就对症吃点药也没问题。谁说只有病人才可以吃药?纯粹是为了舒服,主动吃点药也不能就把自己归类到病人啊。
在三年的疫情中,尤其是在前期无特效药和有疫苗的情况下,中医专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运用一批中药有效方剂,成为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清肺排毒汤”是中国式疫情防控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之一,在各地防疫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感染人员的增多,很多人盲目服用连花清瘟胶囊,还有人甚至鼓吹服用清肺排毒汤预防新冠。有的人甚至误吃连花清瘟搞的腹泻不已。
这就走入了误区。问题出在药不对症!
新冠病毒为何造成这么大的危机?
因为按照西医的方式去消灭病毒,却无法做到!
病毒为什么难以被消灭?一是它是在不断的变异难以控制,二是它不像细菌有完整的生命体具有生老病死的特征,会自我清除,三它就是一个基因片段和正常细胞拼接在一起,让药物和免疫系统很难识别。
西药传统的杀毒理论对付不了新冠病毒,而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封堵与疏导并用,压与扬共举,在对病毒围剿的同时,更要疏通经络云集正气,充分调集肌体力量消化溶解吸收最终将病毒排出体外。
今天我们面对的病毒奥密克戎,已经与2020年时的原始毒株完全不同!
所有的方案,都需要考虑到实践应用。
中医讲的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如同兵法讲的水无常势、兵无常形!病毒经过三年的变异,同样的中药和剂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新病毒!
因此,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针对性拟定经方,不能盲目按方抓药。
除了治疗问题,大众还有一个误区,认为提前服用中药可以预防新冠。
对于某些药食同源食疗一体的中药食品或者茶饮,根据身体特点服用倒也无妨。但是,清肺排毒汤是治病的方子,不适合作为预防新冠的日常用药。
中医理论讲的是有是症用是药,意思就是开方要讲证据。无症状提前服药,中医称之为伤正气!
根据以往经验宣传清肺排毒汤的作用,如果大家在错误的时间用上这个方子,一旦疗效不理想甚至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又会成为诟病中医的说辞!
汉唐智库前几天推送的文章里,包括吉林省、广东省发布的中医预防治疗新冠的方案,可以供各位参考。
众所周知,中药需要熬制,现在很多人做不到自己居家熬药,而感染人员太多的话,医院也很难一人一方分别配药,只能大锅熬药,大家同饮。
如果阳性人员以居家隔离休息为主,估计很少有人愿意买中药回家然后自己熬药服药,更方便的方法是购买中成药在家服用。
即便是中成药,同样存在对症治疗的问题。实践中,即便是感染了同一种病毒,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群呈现出来的症状就有差别。
对于中医而言,同样是咳嗽,有痰无痰,痰是黄色还是白色,小便是白色还是黄色,透露出来的信息就完全不同。里寒的特点是无色清白,里热的特点是黄色重色。寒热搞不清,乱吃药就会适得其反,不仅无法治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并不是说感染了同一种病毒,大家一起吃连花就能清瘟。连花本身是寒凉性质,如果里寒的人服用,就会越吃越冷。
中医经方是人民群众几千年生存经验的总结和沉淀。
老辈人常说感冒了发冷要捂出汗来。有些里寒患者,就要想办法让身体里面热起来,驱散寒毒。这时候炙甘草和干姜或者生姜红枣红糖就能起到驱寒的作用。
有些里热患者,身体内热,讨厌冷气,高烧,气喘,咳嗽,肌肉疼痛,出不来汗,这时候大青龙和连花就适合。
当然,以上只是理论探讨,还得对症下药最关键。
如果只是为了预防新冠,改善家居环境,提升家人免疫力,准备点炙甘草干姜放上红枣红糖煮着喝,也可以提升阳气。关闭门窗用苍术艾绒点着后熏屋子怯毒,这种操作也没什么问题。
中医的方子因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不能任意重复使用!
正因为中医需要临机判断,一人一方,所以很难像西医那样标准化教学批量化复制学员。客观上使中医入门容易,成为大医非常难。中医的核心是辨证论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中国的中医人才再多一百倍!
如果深入学习张伯礼等名家的治疗心得,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中医,不管面对任何新的病毒来袭,只要有症状,真的可以三五分钟,最迟一天就可以开出有效的方子!
最后,汉唐智库提醒各位完全没有必要囤积中药!先不说花钱多少,万一不对症容易造成副作用。
此前,全国多地开展了针灸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针灸的应用由原来的康复期治疗逐渐扩展到急性期治疗,对于轻型、普通型以及重型、危重型患者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在新冠临床中中医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按摩等方式的应用,也是中医大展拳脚的机会。
2021年,全国卫生总支出7.5万亿,其中政府支出2万多亿,而2021年全国预算总收入才20万亿,卫生支出占比10%了。
2022年,由于多个地区保持常态化核酸检测,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费用,因此卫生领域的支出将更多,具体支出多少目前不得而知。今年的经济状况并不算好,政府预算收入估计很难超过去年,由此以来卫生支出占比将超过去年!
与此同时,社会和个人在卫生方面支出更多,社会财富的消耗令人揪心。
医药卫生支出比例过高,是美国医疗制度的特点。中国绝不能效仿美国医疗制度,不然卫生领域的支出将越来越庞大,最终不堪重负!
人均寿命到了80岁,就会追求达到90岁,最后向百岁进军。长生不老永远健康的目标追求永无止境。由此带来的投入也就没有上限。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方面的追求,同时权衡好合理的卫生支出,中国必须改革现有的医疗体制,改变西式医疗占比过重的现状,大力发展物美价廉的中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