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爸妈就乱套,该捂还是晾?

  疫情放开了,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小BABY,还不能打疫苗,机体又没有强大的抵抗病毒的能力,宝妈宝爸一定尽量保护好小宝宝,让感染晚来或者不来。

  

  接二连三的在网上能看到宝宝被感染高热的新闻,我也是宝妈,这心里跟着着急上火呀!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宝宝发烧了,在物理降温这方面究竟该捂还是该晾,避免宝妈宝爸着急焦虑的情况下处理不当,发生不必要的后果。

  如果宝宝一旦不幸被感染了,要注意发热是新冠疾病的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那么遇到了婴儿发热的情况,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可能会说:盖上2个被,好好捂捂汗,出一身汗,就退烧了。而爸爸妈妈接收到的信息却是:小孩发烧不能捂,应该少穿,这样散热块。两种说法好像各有各的道理,到底谁是谁非,该捂还是该晾呢?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发热的过程:主要会经过3个阶段: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这3个阶段宝宝的症状及感受都是各不相同的,护理的方法也当然不尽相同了。

  体温上升期:在人体正常情况下,产热和散热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腋下体温不超过37.3摄氏度。而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犯后,机体会产生一些致热源,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感应到致热源后会把体温设定值调高,为了配合大脑的命令,身体开始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就会出现寒战、手脚冰凉的症状,宝宝明显的感受就是冷!

  这个时期,为了让宝宝感到舒适一些,可以适当捂一下:多加件衣服或者盖一条小棉被,做好手脚的保暖,穿上厚袜子。但可不是盖上大棉被把宝宝捂得浑身冒汗,而是做好保暖工作,尽量让宝宝不感觉到很冷。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给宝宝物理降温,以免加重宝宝的不适感觉。

  

  高热持续期:这个时期,体温升高到了机体设定的调高值,产热和散热又恢复到了平衡状态,发冷的症状在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了,身体发烫、小脸通红,嘴唇干燥。这时候测体温往往很高,很可能在38.5摄氏度以上。

  这个时期,就不要再给宝宝捂着了,应该帮宝宝散热,适当的晾一下,拿掉之前加的衣服或者小棉被,可以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但是千万不要擦拭前胸、腹部以及足底,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完善,这个时候如果还继续捂着,机体无法散热,反而会导致体温升得更高,甚至发生脱水、乏氧、死亡。

  如果体温持续高热,或者不舒服的症状比较明显:不吃奶、精神萎靡,就要根据医嘱适当的给予退烧药了。

  

  体温下降期:这个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再次下达命令:下调温度,为了把体温降下去,需要散热大于产热,这个时期宝宝就会出汗,手脚发热。

  这个阶段,要注意避免着凉,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保证干爽,让宝宝适当喝温开水,防止发生脱水。

  很多时候,发热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宝宝可能会反复发热,宝妈宝爸一定要格外细心,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

  

  到底什么时候捂什么时候晾,要根据宝宝的体温变化和症状进行处理。不可千篇一律的捂或者晾。

  在非常时期,希望每位宝妈宝爸都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宝宝,健健康康的度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