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像和颜色识别垃圾,自动降温为湿垃圾除臭……上海这群中小学生将垃圾分类的奇思妙
图说:愚一小学向红分校的刘一睿带来了“小区自动感应破袋防虫隔臭湿垃圾箱”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摄(下同)
用图像识别垃圾并分类投放的垃圾桶,通过制冷片实现降温除臭的湿垃圾桶,会用颜色区分垃圾袋并自动开门的“聪明垃圾桶”……这些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来自上海的一群中小学生。沪上生活垃圾分类“小发明、好方法、金点子”征集活动日前已结束申报,活动共收到有效申报作品548份。其中不乏有趣、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作品,记者今天“先睹为快”。
垃圾桶能自动旋转
在申报作品中,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的周详带来的一款“家用智感垃圾处理系统”颇为有趣。这套系统借助图像识别和自控技术,使用OpenMv微型摄像头、安全光栅、自锁马达和单片机等设备,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算法,用来判断垃圾种类。
图说:周详演示自己设计的“家用智感垃圾处理系统”
演示中,周详向垃圾桶扔入易拉罐和笔,装置自动识别并旋转至正确的桶位,垃圾就落入了对应桶里。“我看到扫地机器人,就想是否也能设计出一款‘垃圾分类机器人’。目前这个垃圾桶可以识别易拉罐等7小类垃圾,平均准确率达82%,易拉罐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0%。”女孩说。
该校科技总辅导员张贵老师表示,作为区科技特色学校,学校每年举办校园科技节:“周详是科技方面的佼佼者,校园科技课程培养了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创新能力、质疑精神和合作意识。”
温度“速降”为湿垃圾除臭
图说:愚一小学向红分校的四年级学生许裴琳演示“自清洁智能感应式分类垃圾桶”
此外,两名来自愚园路第一小学向红分校的小学生,也将自己的灵感变为了作品。五年级的刘一睿发现,湿垃圾异味来自腐败菌,一般25℃以上异味就会很重。能不能将湿垃圾桶温度“速降”下来呢?她开动脑筋,设计了“小区自动感应破袋防虫隔臭湿垃圾箱”,通过制冷片和保温层降温,据测试桶内温度从30℃降到8℃,只需半小时。
而四年级女孩许裴琳,则从平时爱搭的乐高找到灵感,用颜色传感器区分垃圾袋的颜色,并联动运动组件,实现不同垃圾桶盖自动开启。当袋内有诸如未掐灭的烟头等高温垃圾时,垃圾桶还能自动报警并触发喷淋装置。“我发现很多小区垃圾房没人管理,桶盖敞开,散发异味,所以想到用颜色感应来实现自动开盖。”许裴琳说,“‘绿色上海’的口号,不是喊喊就能实现的。我希望模型改进后,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聚焦垃圾分类的“痛点”
本次征集活动由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联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发起。主办方表示,从7月2日至8月20日截止申报,共收到有效申报作品548份,其中小学生组196份,中学生组265份,大学生组87份。
纵观申报的作品,学生们通过日常观察,找到了不少垃圾分类的“痛点”,并利用掌握的知识,给出了解决思路。其中,“垃圾异味处理”“垃圾智能分类投放”成了关注焦点,同学们纷纷建言献策,甚至设计制作了不少颇具实用功能的作品,体现了一定的创意和科技含量。
接下来,征集活动将进入正式评审阶段。主办方表示,希望活动激发本市青少年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也期待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