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种新冠肺炎疗法在实验中,这8种“网红药”没你想的那么神 | 寻找特效药(中

  截至2月12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DE)官网上能查到的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临床试验已多达80项。其中,以治疗为目的的疗法超过了50项。

  这么多临床试验,到底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为大家筛选出了3个“种子选手”,它们对新冠病毒有清晰靠谱的作用机制、而前期试验表现优秀。(点击回顾:80多种新冠肺炎疗法在实验中,最被看好的却只有这3种 | 寻找特效药(上))

  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为大家继续筛选“第二梯队”的药物。

  这一组多是呼声很高、经常上热搜的“网红药物”,实力却稍显逊色。它们要么对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晰,要么体内外研究的证据欠佳,只是针对同类疾病有一些疗效、或者在个别患者身上体现出了疗效。

  普通选手

  法匹拉韦:体外实验活性弱,单独使用可能效果不好

  法匹拉韦是个广谱抗病毒药物,作用机制与瑞德西韦类似,通过抑制病毒的RNA合成酶来抑制病毒复制。

  “广谱”的意思就是“万精油”型选手,可能对各种RNA病毒都有潜在的抗病毒作用,但无法精准地击中某个病毒的弱点。

  在体外实验中,法匹拉韦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但半抑制浓度远远高于我们在上篇中提到的瑞德西韦和氯喹[1]。

  半抑制浓度高,说明这个药活性不是很强,要花很大力气才能打败病毒,是否能“单打独斗”还需要验证,可能比较吃亏。不妨和其他药物联起手来,胜算大一些。

  阿比多尔:体外活性较低,人体内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浓度

  

  阿比多尔是个治疗流感的药物,也是个抗病毒药物,但它抑制的不是RNA合成酶,而是能专门抑制病毒囊膜和人体细胞膜的融合,从而阻止病毒侵入细胞进行复制,还可以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提高免疫力。

  从原理上看,阿比多尔专攻的蛋白只在流感病毒身上存在,而新型冠状病毒身上并没有这个蛋白。所以,阿比多尔对新冠状病毒的抑制作用并没有理论支撑。

  在体外实验中,阿比多尔在 10~30 微摩尔时,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 60 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体外实验这个浓度是非常高的。在这么高的浓度下才有抗病毒活性,意味着患者可能要服用较大剂量的阿比多尔,才能在体内达到这么高浓度,这就可能伴随着很大的副作用。

  综合目前的信息看,很难讲阿比多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有效,我们也只能等待上面这些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了。

  达芦那韦:体外活性太低,不太可能取得结果

  达芦那韦是一个抗艾滋病的药物。

  在体外实验中,达芦那韦在 300 微摩尔时,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 280 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布的数据无误,在体外实验中,达芦那韦只有在高达300微摩尔的浓度下(是前面阿比多尔的10~30倍)才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这说明药物的活性非常差。

  体外实验中这样的高浓度,用到人体内很难实现。如果患者要服用这么大剂量的药物来治疗,副作用可能非常大,身体受不了;如果把剂量减少、达不到这个浓度,很可能又不会起效。

  所以,这个药可能比较“鸡肋”,临床试验结果并不被看好。

  干扰素:通常只对轻症患者有效

  干扰素这个东西,人体天生就会分泌。当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时候,就会分泌干扰素。

  在干扰素的刺激下,没被感染的细胞会分泌一些抗病毒的蛋白,从而干扰、抑制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对新型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都有效,但通常只针对没有被感染的人群或轻症患者才有效。在已经被感染、病毒已经在体内大量复制的情况下,干扰素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激素:不能抗病毒,只能对抗免疫反应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并不能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

  病毒感染身体后,免疫系统被病毒激活,会去攻击病毒。但是,免疫系统长期激活“杀红了眼”之后,很可能会“伤及无辜”,对身体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激素来控制症状。

  在SARS疫情期间,激素对于已经出现肺损伤、肺部有弥漫性阴影的SARS患者是有效的。连续CT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激素的应用或剂量的增加,患者肺部阴影很快消失,氧合能力得到改善。

  由于新冠病毒的基因与SARS病毒有80%左右的相似度,因此激素治疗可能也对新冠肺炎是有效的。

  但目前对于激素的用药,诊疗意见中只建议“短时间低剂量使用”,因为高剂量长时间用激素会抑制免疫反应,使患者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其他细菌和病毒。

  血必净:主要用于重症患者,抵抗炎症反应

  血必净是中药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说明书上的适应证是“适用于因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也可配合治疗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脏器功能受损期。”

  不过,这个药对抗炎症反应的数据都来自动物实验,说明书中并没有给出有力的临床研究证据。

  在上表所示的临床试验中,血必净主要是用来抵抗重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结合这个药之前的临床运用数据,有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恢复期血浆治疗:10例患者治疗后好转

  在SARS爆发期间,就曾有医生尝试过把SARS康复后患者的血浆输注给重症SARS病人、让症状得到了缓解[2]。

  最近也有医生呼吁“采集恢复期病人的血浆治疗新冠重症病人”,简单来说,就是把带有新冠病毒抗体的血浆,经过处理后输送到危重病人体内,让这些抗体成为免疫系统的“外援”,帮助他们战胜病毒。

  之前也有很多人问:“出院的人是不是有抗体啊,可以提取出来治病吗?”

  但是,请各位别太激动——血浆疗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

  在输注血浆前,医生需要对捐献的血浆进行严格的检查。比如,要对血液进行检测,保证血液中不含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等血液传播病原体;同时,要保证血液中没有新型冠状病毒后,才能把血浆输注给病人。

  另外,他人的血浆对于病人而言也是一种“外来物质”。如果把未经提纯的抗体连同血液输入患者体内,可能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反应。短时间内,患者体内可能出现大量抗体和免疫炎症因子来对抗外来物质,血液中的血细胞会发生凝集,甚至导致身体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虽然在这次疫情中,已经有10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接受恢复期血浆治疗后明显好转。但这种疗法能被推广治好更多的患者吗?目前看来比较难实现。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临床有个例起效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是一个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它是一个复方药,包含的2种成分都是蛋白酶抑制剂,能够破坏病毒中酶的正常功能,使病毒无法完成组装和释放,从而达到阻断病毒复制的目的。

  在SARS和MERS爆发时,都有人尝试用这个药治疗。当时,有的研究显示“有效”,有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

  在这次疫情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现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这个药对他十分有效。

  但这只是个案,质疑的声音也不少。不少专家认为这个药未必有效,而且副作用较大、服用后会腹泻等等。

  因此,到底这个药对人冠状病毒疗效如何,还是需要进一步做临床试验才能证明。

  目前共有9个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的研究在进行中,有的是单药治疗,也有的是和其他药物(胸腺肽、恩曲他滨、干扰素等)联合治疗。究竟“是骡子是马“,让我们静静等待结果揭晓的那一天。

  关于其他在研药物的“比赛评分”,请继续收看腾讯医典“寻找特效药”的(下)篇。

  上述结果是我们基于2月13日前的数据进行的分析,目前试验注册数已经涨到140多项了,13号以后的日期间的临床试验,我们会在后面几期继续分析,还请大家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1]. Wang, M., et al.,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 Cell Research, 2020.

  [2]. 周先志, 赵敏, 王福生, 等. 北京地区首批 SARS 病人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治[D]. 2003.

  【主创团队】

  作者:叶译楚、王凤灵

  编辑:王凤灵

  排版:周舟

  运营:郭倩

  统筹:张宁

  腾讯医典与您一起关注“新冠肺炎”,实时更新各地疫情动态,汇集权威资讯、定点医院、最新科普知识,共同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