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可能会更难,疫情等4个残酷现实,60岁以上老人要早作准备

  我是“家庭菜购”。我的任务就是每天进市场,逛商场,赶大集,买菜购物。时间一长,就会碰到各式各样的事,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时候还会跟菜友们、老同事、老朋友一起拉拉呱、聊聊天、说说话,相互交流健康长寿的经验。还别说,有时候还真的能学到不少的知识,懂得不少的养生道理。

  近来这几天,大家聊天的话题都是一个,那就是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个人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的问题,还有就是一旦阳了自己怎么应对的问题,应该买些什么药的问题,等等。

  从2019月12底至今,新冠疫情已经走过了整整3年的时间,现在再说,妥妥地已经是3年多的时间了。在这3年里,全国到处是封控,有的还是封堵、甚至封城,再就是天天核酸检测,扫码,测体温,等等,整来整去,最后还是“躺平”了。

  作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巨大的挑战。从美国的疫情防控情况来看,美国因新冠疫情已经死亡超过百万人,而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80%。可见新冠疫情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可能会更加痛苦不堪。

  今天是12月16日,再有15天就要跨入2023年了,病毒阻挡不了冬天的脚步。很快又要迎来春节这一传统大节,肯定又是一场人员大流动,必然会导致的传播速度更快了。病毒传播必然带来人们的恐慌,然后就是不敢外出。所以,2023年,可能会有很多更加困难的问题、残酷的现实需要面对。作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尤其是以下4个现实问题:

  第一,疫情防控首当其冲

  新冠病毒虽然经过三年多次变异后毒力明显减弱,但传播性更强了,感染的几率更高了。有些专家预料,在三个月内,90%的人会相继被感染。这就是说,作为老年人,大概率是很难避免被感染的,而一旦感染,那就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有关资料显示,新冠疫情虽然毒力减弱,但对于老年人、孕妇、儿童和罹患各种的人群而言,病毒的破坏力仍不可小觑。虽然有些感染者是无症状感染者,但大部分的感染者则会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乏力等。

  第二,自我防护是重点

  有专家预测,最好不要在第一波“中枪”,越往后可能会越轻。所以,作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努力将自己置于疫情感染的“末班车”,努力减少病毒对自己身体的伤害。

  现在谁也无法预测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所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少出门,少聚集,出门就要严格按规范佩戴口罩,科学防疫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而每一个人又是极为重要的个体,尤其是老年人。

  第三,生活依旧艰难

  据有关数据显示,新冠疫情让全世界经济遭受重创,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4%,相当于2009年世界经济危机跌幅的7倍,为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中国出口严重受阻,不得不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调整。现在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萧条,到处是降价的消息,但即便如此也很难卖出。说明大家都没钱了,日子越过越紧,收入越来越少,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原来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花更多的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真有点捉襟见肘。

  第四,看病会更难

  近几天大家都会感到,很多药都买不到了,只有大医院开处方才能买到。为什么呢?那就是需求量太大了,到处都在抢药,造成很多真正需要药的人反而买不到药了。要知道,现在的阳性人还没达到中国人口总数的20%。

  如果随着第二波、第三波阳性高峰的到来,药品的短缺肯定就是大概率事件。有些人宁愿多花钱也要多囤积药品,所以,医疗挤兑是肯定要发生的。同时,随着感染者激增,医院压力会更大,就那么多医务工作者,只能出现看病更难的局面。这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难上加难的现实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一年好于一年,可回头看看,2021年比2020年难,2022年比2021年还难,看来,2023年比2022年会更难。这就是社会现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千万要早做准备,以万全之备迎接严峻而又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