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要求: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 | 医脉3分钟
今天的医疗圈
发生了哪些与你有关的大事?
更新、更全的医学动态
3分钟一网打尽
今日关键词:新冠疫情,住院医师规培,基层人力,新型拮抗剂
来源:医脉通
作者:晚报君
医脉通编辑综合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防疫60秒
?一地发文: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
@河南日报河南的医疗系统早已是一级备战状态。除了对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做好居家隔离的指导和管理外,对于脆弱人群,河南也有完善的管理。
河南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为高风险人群建立台帐,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级健康监测,用红黄绿进行分级标识,做好重点红黄标识人群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和加重倾向,立即进行专业处理。
家庭医生团队要对辖区内 0~6 岁儿童、孕产妇、65 岁以上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建档立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定期进行随访。这项工作要于 12 月 20 日以前基本完成。
同时,医疗机构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从现在起至明年 3 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各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实行日调度、日报告,医疗机构分管医疗的院长和医务部门要 24 小时在岗值守,确保过渡期平稳过渡,为夺取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出现这些症状,小心可能演变成重症!专家提醒
@新华社感染新冠后该不该去医院?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要小心演变成重症的可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就居家如何对症用药给出解答。
目前没有药物对于预防新冠是确切有效的,并不需要为了预防新冠而囤药或吃药。想要科学预防新冠或者想让新冠对自身影响减小,一方面要及时接种疫苗;另一方面要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比如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等等。
目前的药物均是一些对症支持的药,它本身并不直接治疗新冠,只能缓解症状。感染了新冠的病人或者人群不要过量服用。很多药过犹不及。病毒是自限性疾病,不用特殊干预一周左右也会自愈。
属于重点人群,有变成重症倾向的人群,要更好地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重症就是病毒感染到肺部,变成 肺炎 。如果出现 呼吸困难 、胸闷气促、血氧值低于正常水平(95%以下),会有演变成重症的倾向。另外,原有基础病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钟南山: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央视新闻12月15日,在中山大学举行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主讲: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广州流行毒株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钟南山表示,在北方,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 头痛 、 发热 等症状,即为轻型患者。他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
?钟南山提醒: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
@中国新闻网12月15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在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讲座中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
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
同时,他还强调,个人防护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
新闻60秒
?如何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省出台新政策
@安徽省卫健委近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政策落实工作的通知》(皖卫科教秘〔2022〕118号,以下简称《通知》),从保护平等就业权益、保证同等薪酬待遇、保障职业发展权益、做好政策衔接等方面进一步健全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增强住院医师获得感。
?国家卫健委:可招募近5年内退休医务人员增加基层人力
@人民日报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有记者提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期内面对患者就医需求增加和职责转变,加上可能存在医疗资源和人手不足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否很好地应对?
对此,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司长聂春雷表示,要为基层提供必要的设备条件,特别是要将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配备充足到基层,提前做好储备。人力在短时间内培养是比较难的,短期内可通过二三级医院下沉派人支持基层的一些做法,还可以招聘近五年来已经退休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要切实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推进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力争全覆盖,确保有需求时能够联系到家庭医生。此外,要积极发挥医联体医共体牵头医院作用,加强对成员单位发热诊室(门诊)建设运行情况指导。统筹医联体内人员调配, 畅通 双向转诊通道,加强对基层的技术支持、培训、指导和质控。
?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毒!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新型拮抗剂
@中国新闻网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郑永唐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类结构新颖的CCR5拮抗剂。其中化合物25和26具有高效的CCR5拮抗活性,与马拉维诺相当。同时,化合物25和26对多种HIV-1毒株均具有高效的抑制活性,且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化合物26与其它作用靶点的抗HIV-1药物(核苷类/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和融合抑制剂)联用呈现出显著的协同抗病毒效应。
科研人员表示,相较于马拉维诺,化合物25和26在大鼠体内表现出更优的口服药代动力学性质,具有更高的口服暴露量和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同时,化合物25和26具有更优的安全性,与其它药物联用治疗HIV-1感染时存在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低。该部分工作为开发新型CCR5拮抗剂用于HIV-1感染治疗提供了安全、高效、广谱的先导化合物。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药物化学专业国际顶级期刊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上。
国际60秒
?世卫组织:新冠疫情有望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新华社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可以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谭德塞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23年1月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将开会讨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紧急事件的判断标准。
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最高级别警报。
谭德塞同时表示,新冠病毒并不会消失。他说,新冠病毒将继续存在,所有国家需要学会将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一起管理,包括 流感 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疾病,它们目前也在许多国家密集传播。
谭德塞强调,新冠大流行给人们最重要的教训之一是,所有国家都需要加强公共卫生系统。此外,还需要大幅加强各国间合作。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提醒,目前仍不清楚新冠病毒的所有特征,包括其未来将如何演变,而这种不确定性造成更多风险。他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很可能仍将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感染人数因季节、地理位置、人口迁移等因素而时高时低。他表示,在世卫组织总干事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还需要平衡考虑各种因素。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医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