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三类人要警惕子宫内膜癌
安阳市肿瘤医院 房爱芳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之一。
其死亡率居妇科第三位,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
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在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但这并不代表该病无迹可寻,女性特别是围绝经期的女性出现以下五种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
阴道异常出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或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
还有部分患者为围绝经期女性,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淋漓不尽等。
阴道排液异常
子宫内膜癌早期,患者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
若发展到后期,可能发生感染、坏死等症状,患者此时有可能排出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等。
腹部有肿块
早期肿瘤体积小,无法在体表摸到。
但肿瘤进一步生长,可浸润周围组织,能明显摸到下腹部有,肿块质地坚硬且不规则。
在感受到腹部有肿块时,肿瘤往往会压迫膀胱,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现象。
下腹部疼痛
肿瘤可导致宫腔积液,造成下腹部胀痛或是下腹部痉挛性疼痛。
肿瘤继续变大,压迫子宫周围神经系统,会导致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可蔓延到整个腹部。
消瘦、发热等症状
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会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子宫内膜癌晚期患者由于肿瘤组织的代谢,身体吸收坏死的肿瘤组织以及合并感染,可能有发热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有子宫内膜癌家族遗传史、过早结婚和怀孕、多次生产和流产、月经初潮的时间早或绝经晚、一生未婚未育等,都是诱发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因素。
研究显示,以下三类人群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
肥胖者
肥胖者多数存在内分泌异常问题,由于脂肪组织参与雌激素的合成,脂肪也可促进雌激素分泌,而雌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存在代谢异常,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高出3倍。
生殖系统内分泌失调者
闭经、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及表现都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病因。
为降低患子宫内膜癌风险,女性特别是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应注意提高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多运动、保持心平气和、有充足睡眠等来增强抵抗力。肥胖女性应积极减肥,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增加每天的运动量,保持体重均衡。
此外,年龄超过45岁的女性要定期去医院做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