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阴”三天后又“复阳”?专家释疑→

  “非常魔幻

  转阴三天后又复阳了”

  “不到一周的时间

  抗原转阴后又阳了

  难道是没好彻底?

  近期,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

  反馈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由阳转阴

  用抗原检测后又“复阳”的困惑

  ↓↓↓

  河南夏女士——

  “12月7日,经历了高烧、浑身酸痛和味觉失灵,我在家自测抗原,结果为阳性。12月9日、10日,症状消失,连续两天抗原阴性。

  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开始发烧、咳嗽,我又测了抗原,结果显示为阳性。“

  北京崔女士——

  “我是在12月8日,高烧的第二天抗原检测出阳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不发烧了。12月14日抗原转阴两天后,我又开始低烧。

  我是不是又阳了?难道是之前没好彻底?”

  复阳是怎么回事

  对于复阳的原因

  上海长海医院

  一位感染学专家解释

  ↓↓↓

  复阳需要经过核酸检测来确认。

  如果是核酸检测结果也显示异常,也不是指疾病的再次复发,很可能当初就没有痊愈,抗原假阴性的可能。

  河南夏女士的情况,是出现同住人感染,这势必会造成病毒在居住环境内的扩散,此时处于同一居住环境下的人员抗原结果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北京崔女士抗原阴性后,又出现了类似症状,不排除该患者仍处在病程内,此时病毒载量较之前有所下降,因抗原检测敏感性的问题,结果呈现假阴性的情况。

  “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意味着新冠病毒载量下降到了一定范围内,从传播的角度而言,此时患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已显著降低。”

  对于如果是核酸也显示阳性,这位感染科专家强调,对于“复阳”不必过于恐慌,大多数核酸复阳可能是体内残留的病毒核酸片段,不会造成疾病传播。打过疫苗的群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调动起机体的免疫记忆,3—6月内对于同一毒株的感染可能性极低,只要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必过于担心。

  张伯礼院士

  对复阳的原因

  也给出两种可能的解释

  ↓↓↓

  一个原因可能是抗原检测假阴性;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痰栓带出的病毒片段,呈现了阳性结果。

  “抗原检测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较高时,抗原才可以检测出来。”

  张伯礼解释,感染病程后期由于病毒载量变低,抗原检测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因此一般建议连续两天自测抗原,或者以核酸检测作为判断标准。

  排除误诊和假阳性等原因,还有一种可能,是患者的痰比较黏稠。

  由于黏稠形成痰栓,痰栓里包裹了病毒,康复者在后续的肺修复过程中排出痰栓时带出了病毒。此时造成阳性的是病毒核酸碎片,也无法培养出活病毒。

  张伯礼强调,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复阳,经临床观察证实复阳病例均没有发生再传染给他人的现象。

  疫情防控中遇到“急难愁盼”

  登录“湖北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平台”

  ↓↓↓

  湖北疫情防控便民服务平台

  上线了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长江云”官方微信

  点击底部菜单栏

  线上问诊—疫情服务

  即可进入服务平台

  防疫问题一键求助

  在线问诊一键直达

  实用知识轻松“掌”握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