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清瘟咖啡”火了?玩梗请守住底线
近来的各大社交平台上,连花清瘟无疑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就在前几天,一张“莲花清瘟咖啡”的照片突然火了。照片上“莲花清瘟”四个字很快戳中了网友的神经,大家纷纷发问,真的有“莲花清瘟咖啡”吗?
每日商报
事件发酵后,有媒体采访了事发地的咖啡馆。咖啡馆店主回应,店内并没有“莲花清瘟咖啡”,这是朋友开的一个玩笑,他自己做了一个贴纸,放在店里拍照。店主还向记者诉苦,“辟谣了一个晚上,手机都充了两次电。”
网络图
究竟是店家刻意为之还是如店主所说是朋友玩梗,各方有各方的说辞。不过,“莲花清瘟咖啡”的出现正是近来频频借连花清瘟玩梗现象的一个缩影。在社交平台上,你还能看到连花清瘟可乐、连花清瘟烟等等。当然,这些图片只要仔细辨别,便能看出P图的痕迹。
网络图
坦白讲,很多网友制作出这些图片并无恶意。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恶搞玩梗行为有可能会误导普通民众形成错误的认知。在当下的防疫情势下,许多民众开始盲目囤药。而一旦买不到药或是感染时,人们便可能病急乱投医,从而把这些本是玩梗的物品当成治病良方。
更可怕的是,一些商家借助连花清瘟的影响力,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笔者登录某个电商平台看了看,发现有商家卖起了“连花清瘟茶”。但在介绍页面,笔者并无看到药准字号。此前,以岭药业曾发文澄清,称近期市场上出现诸多名称为“连花清温茶 ”“莲花清温茶 ”“莲花清温膏”“莲花清温口服液”等商品,均非公司生产、销售或授权生产、销售。可见,这些没有药准字号的产品正试图用擦边、蹭热度的行为来鱼目混珠。
网络图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种擦边蹭热度的行为远远超出了恶搞玩梗的范畴,严重危害到群众的生命健康。笔者查看了某电商平台“连花清瘟茶”的月销量,发现居然达到了1万+。这些商家为了利益,诱导消费者购买所谓的“连花清瘟茶”,久而久之,消费者便会形成“连花清瘟茶”能治病的观念。这不仅危害了病人的健康,还严重扰乱了防疫大局。
对于这样的行为,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打击,绝不能让群众继续受到无良商家的蒙蔽。这些商家也应当好好想想,为了一时的利益铤而走险是否真的值得?营商应以诚信为先,何况是在事关群众健康的药品问题上,更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如果再不收手,最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法律的制裁。
那么,面对疫情是不是真的不能玩梗呢?笔者认为,即便是在疫情话题下,我们同样可以玩梗,只不过应当注意场合、身份适度玩梗。近来,不少网友表示感染新冠后,咽喉疼痛难忍,难以正常说话。他们纷纷模仿起《甄嬛传》中安陵容因被下毒嗓子嘶哑的经典场景。“宝娟我的嗓子”一时间成为网络热梗。
网络图
实际上,这便是一个很好的玩梗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那些得了新冠的网友可以消解内心的恐惧与生理上的病痛,同时也很好地冲淡了网络上对于感染新冠的恐惧感,帮助群众形成科学的认知。眼下,我们不仅需要继续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同样需要积极乐观的心态。
每日商报 ,赞 3
策划:陈军 方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