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危害有多大,为什么房颤要防的是脑梗?医生一次给你讲明白
患者黄某(化姓),65岁,与家人在散步时感心慌、心悸、头晕不适,随后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起初以为是散步时间过长出现劳累,于是坐下休息,没想到过了几分钟,患者就不能行走,意识出现模糊,家人立即打了120送入急诊。
急诊行头颅CT及磁共振诊断“急性脑梗死”,予以急救治疗。患者本人有长期的高血压病史,血压在158-172/95-109mmHg左右,未按时服药治疗。平时有心慌、头晕症状,但症状较轻,并未就医诊治。后来医生们得出结论,可能是心源性栓塞引起的急性脑梗死,基础疾病为房颤。
急性脑梗死属于脑卒中的一种,通过这个病例,我想和大家分享房颤与脑梗死的关系。这两种疾病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平时症状并不明显,许多患者都容易忽视掉。
房颤病位在心脏,按道理来说应该对心脏的损害更大,那么为什么会影响到脑部,导致脑梗死等脑卒中的发生呢?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房颤。
房颤指的是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会出现头晕、心悸、疲乏、出汗、黑蒙、晕厥等不适,但是多数可自行缓解,或者在用药后会得到缓解。发生房颤的原因多数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还包括长期饮酒,或一些慢性疾病等。
房颤有一个很大的并发症,就是会引起脑梗死。因为房颤发生时心房收缩就会不规则,患者的心脏处于颤动状态,心脏中的血流变得无序,容易凝结形成红色血凝块,体积较大,俗称“红血栓”。红血栓会随着血流流向大脑,堵塞大脑血管,导致发生脑梗死。
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是常人的五倍,且房颤导致的脑梗死致残、致死率和复发率更高。
因此,有房颤的患者,平时要注意按时服药,并戒烟戒酒。日常应定时检测心率,如有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饮食注意清淡,过度辛辣、刺激性食物会诱发房颤的发作。还要避免过多盐分的摄入,因为房颤可能会引起心衰、水肿,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衰和水肿。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评分标准,将生活中的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归纳为以下几项,大家可以看看做下参考:
1.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功能不全
2.患有高血压
3.年龄大于75岁
4.患有糖尿病
5.患有血管病变
6.曾发生过脑梗
7.女性患者
如果有其中1项,就存在发生脑梗的可能性;如果有2项以上,发生脑梗的风险就较高,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
如果你也有心血管疾病的困扰,可以在下方评论区写下来,或者回复下方相关症状的编号,让我这个专业的医生来给你辩证解答:
1.心肌缺血。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2.房颤。常见的症状是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慌、头晕、汗出、乏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冠心病。胸骨中上段后方的疼痛,上腹痛、恶心、呕吐、打嗝或烧心,容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的症状。
4.心衰。临床表现以心悸、喘息、痰涎、水肿、久之不能平卧为主。
5.心律失常。常见症状是心悸或者心慌,感觉心跳很快或者心跳混乱。还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感到头晕、胸痛、心力衰竭、眼前发黑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