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该囤药吗?要备什么药?要戴N95?专家解答!

  新冠发病7日内症状如何?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明显减弱?孕妇、儿童这类人群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如何做好防护?针对近日热议问题,专家解答了!

  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武汉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辉国表示,以下情况要及时就医:

  如果三天后还没退烧,最好去医院验血,如果中性粒细胞高的话,说明有炎症感染,建议配合抗生素使用。 如果咳嗽严重导致胸痛,特别是老年人在总不见好、一般止咳药无效时,就要到医院开中枢类的止咳药。 如果胸闷喘气症状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判断发病原因,可能是由哮喘造成的憋气,要配合恩明润(茚达特罗莫米松吸入粉雾剂)、恩卓润(茚达格莫吸入粉雾剂)等类药物治疗,如果是肺部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

  对于幼儿,刘辉国特别提醒,选用对症药物,比如儿童退烧药、儿童止咳药、儿童化痰药,是在去医院等待就诊前的间歇缓解症状时使用,特别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对于婴幼儿来说,其安全性还没有得到验证,因此,幼儿患病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新冠发病7日内症状如何?

  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它在临床上一大特点是连续性。发病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感染奥密克戎BF.7后在青壮年人身上一般不超过3天。

  北京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时总结了一份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从发病第1天到第7天核酸转阴的“症状分析”。

  发病第一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

  发病第二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发病第三天:症状最重的一天。高热39℃以上,浑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剧。

  发病第四天:体温的高峰开始下降。很多人从这一天体温降为正常,不再发热。但仍然咽痛咽痒。一部分人开始流涕、咳嗽。

  发病第五天:体温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体乏力仍然存在。

  发病第六天:不再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加重。前期病毒导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坏,人体通过流涕、咳嗽排出坏死的细胞。可能出现核酸转阴。

  发病第七天:所有的症状开始明显好转。核酸很大可能转阴。

  李侗曾表示,普通中青年的发病过程适用于以上情况,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而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热程更为复杂。老年人感染病毒5天前后,如有明显憋气症状,需用肺部CT影像来诊断是否有肺部感染。

  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明显减弱?

  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减弱”的话题,12月5日,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童朝晖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国家采取的积极预防策略有关。与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时期相比,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较低。

  网传各类“新冠药品清单”靠谱吗?

  近日,一张“新冠吃药顺序图”在网络上流传,这些治疗方法可信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在12月4日的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网传新冠吃药顺序图、囤药清单等,我觉得其实是没必要的。”日常感冒大家都有过体会,有的有呼吸道症状,有的还伴随消化道症状等;无论西药还是中成药,都讲究对症下药,一个疾病的诊疗、比如也需要。

  周发春 建议,在家里的日常常备药中,可以考虑备点布洛芬、泰诺、藿香正气液等相应的药物,大可不必去囤药。 另一方面,需注意防护和适度锻炼,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身心愉悦。 今后一段时间里还请大家重视并坚持: 一定戴好口罩(尤其是空气流通差的空间、比如电梯里)、做好手卫生。

  此外,凤凰网安徽从“人民好医生”(人民网健康)获悉,一些家庭药箱常备的药品和一些备药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家庭药箱应该准备什么?

  通常情况下,应准备OTC非处方药,以保证用药安全,在使用药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服药后如果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2、家庭备药有何注意事项?

  对于家庭备用药品,使用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盒上的信息,除了要明确知道适应证或功能主治外,还应关注药品成分、贮存条件和有效期。

  1)关注药品成分

  抗感冒药和中成药中大部分是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又以其商品名为人们所熟悉。如果不仔细查看成分说明,容易造成重复用药。例如不同品种的抗感冒药成分可能相同,类似品种选择1种即可,避免同时服用含有同一成分的2种及以上药品。

  2)关注贮存条件

  药品的贮存有“三怕”,即怕光、怕热、怕湿,故宜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贮存条件直接影响药品质量,所以必须关注药品说明书和外包装盒上对【贮藏】条件的说明。如果自行购买药品,对于片剂和胶囊剂建议尽量选择单片(颗)的泡罩包装,以方便贮存。

  3)关注药品有效期

  药品有效期是指该药品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够保证质量的期限。到达或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即使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都是不得使用的。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但由于贮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如片剂受潮膨胀、变色、粘连,胶囊剂粘连、破碎,溶液剂浑浊、分层、异味等。

  如果服用变质药品,非但不能起到治疗作用,还可能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日常出门需要佩戴N95口罩吗?

  12月4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张周斌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表示,普通市民出门不需要佩戴N95口罩,只需要一般的医用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有一些例外的情况,比如有发热的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时,从个人防护和对别人的保护来说,是需要佩戴N95口罩的;以及一些高风险岗位和环境也需要佩戴N95口罩。对于普通居民,常规出行不需要戴N95口罩。

  这类人群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专家回应

  孕产妇、儿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冬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疫情下孕产妇、儿童等特殊人群该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有孩子的家庭是否需要多储备一些药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威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作出专业解答。

  1.问:孕产妇与普通人群相比是否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该如何做好防护?

  乔杰:从总体人群表现看,孕产妇奥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出现症状的表现类型也和普通人群接近,如咽干、咳嗽、流鼻涕、浑身酸痛、发烧等。总体而言,与普通人群相比,感染没有给孕产妇的健康带来更多影响。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加强自我保护。有妊娠计划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增强自身免疫力。尽量调整好身体状态再怀孕。

  孕产妇需注意防护,做到以下关键点:出门、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到医院就诊时戴N95口罩,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居家或在办公室时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外出回来勤洗手。

  2.问:如遇封闭隔离,孕产妇无法按时就诊,该如何处理?

  乔杰:孕产妇如遇封闭隔离无法按时就诊,不要着急、焦虑,要和自己的助产机构及时联系。就诊属常规体检的,可以更改时间;如属紧急就诊,可与社区及时沟通,通过特殊通道就诊。

  3.问:正值高发季节,孩子发烧、咳嗽,是否需要去医院?

  王荃: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发烧和咳嗽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见症状。导致发烧、咳嗽症状的病原体非常多,以流感病毒等病毒为主,也包括某些细菌、肺炎支原体。

  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甚至出现包块、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在医院期间,家长应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护,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回家后立即脱掉外套、鞋帽并认真洗手。

  4.问:有孩子的家庭眼下是否应该多备一些药品?

  王荃:家里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药等即可,不建议家里过多存药。给孩子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为了确保安全,家长不要只凭经验给药。

  孩子居家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北方冬季天气较干燥,家长要给孩子多喝水,加强亲子沟通,保持心情愉悦。

  来源 | 凤凰网安徽综合新华社、人民好医生、健康时报等

  编辑 | 范依军 责编 | 刘利娜 审核 | 范依军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