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亿神经介入市场, 这八家企业扛起国产替代大旗
国内神经介入市场日前再遇“实力新秀”。
8月11日,上海沃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沃比医疗)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中信医疗基金领投,现有投资机构股东麦星投资、前海母基金和长安私人资本追加投资。
近年来,随着中国脑血管病患病人数持续上升,国内脑血管病致死比例已超过20%。神经介入作为治疗脑血管重症的新兴有效方法,相关耗材需求大,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七成市场由外资引领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2016年国内脑卒中患者数约1300万,复发率约17.1%,每年脑卒中新发病例约200万,且以每年8.3%增长,近10年来死亡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此外,《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过去30年里,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增长,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脑卒中危险因素普遍暴露,脑卒中发病率急剧攀升,我国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性别和地域差异明显以及年轻化趋势。
中信医疗基金总经理蔡华表示:“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很高的疾病,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负担。神经介入是继冠脉介入后医疗器械又一极具潜力的市场。”
根据兴业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按照《2018年中国心血管报告》、《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数据粗略估计,我国神经介入市场空间约为193亿元。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研报
由于脑血管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相关器械技术要求高,使得国内神经介入治疗发展较为缓慢。并且由于起步较晚,跨国医疗器械厂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对于核心的介入置入器械(抽吸导管、取栓支架、动脉支架等)几乎完全被外资垄断。
目前神经介入领域国外头部企业有美敦力、史赛克、MicroVention、波士顿科学、强生等,目前在国内市场份额可占到70%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巨大。美敦力在中国神经介入治疗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国产替代正当时
虽然神经介入市场被外资主导,但快速增长的市场时机和政府对国产化的支持仍给了企业足够的信心。国内一批优秀企业开始布局神经介入领域,并且已有成效。
目前A股市场中就有包括微创医疗、沛嘉医疗、赛诺医疗、康德莱医械在内的一批企业在积极拓展神经介入领域。
成立于1998年的微创医疗可谓是心脑血管介入领域国产龙头。公司已上市产品300余个,覆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大动脉及外周血管疾病,脑血管与神经科学,内分泌管理等领域。
2019年微创医疗实现营业收入7.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46亿美元,同比增长93.5%。其中,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实现营收0.49亿美元,同比增长44.5%,占总营收的6.1%;神经介入产品业务实现营收0.28亿美元,同比增长55.6%,占总营收的3.5%。
2020年5月27日,由微创医疗的微创神通投资的Rapid Medical公司研发的Tigertriever?支架型取栓装置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这也是2015年至今,微创旗下或相关公司的第20款获批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
而沛嘉医疗深耕中国高增长经导管瓣膜治疗及神经介入手术医疗器械市场多年,目前共有六款注册产品及20款处于不同开发阶段的在研针对瓣膜性心脏病及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医疗器械产品。
此外,还有像沃比医疗、维心医疗、泰杰伟业、心玮医疗等国内神经介入领域未上市企业,也在作为新锐力量积极投入研发,丰富的在研产品梯队,使其未来有望登陆二级市场。(本文综编自36氪、亿欧、21世纪经济报道、凤凰网、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