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艾滋病感染者得过这病?HIV感染的“风向标”:带状疱疹
一位63岁的男性患者,因为腹部出现皮疹在皮肤科就诊。
皮肤科医生经验丰富,很快诊断出是带状疱疹,并给予口服抗病毒药治疗。
用药以后,患者的症状缓解得非常慢,过几天又出现发热、咳嗽,有一点喘气。
再次就诊的时候,因为有发热,导医将患者分诊到了感染科设置在医院角落里的发热门诊。
患者是外地人,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没有多少文化,语言交流又不太通畅。
龙医生给患者查了HIV抗体,因为从症状上来看,高度怀疑艾滋病。
HIV抗体结果很快出来了:阳性。
患者后来住院了,在进一步追问病史的过程中,龙医生才知道:患者半年前就在当地诊断为HIV感染,当时也发了免费的抗病毒药,但是患者吃药半个月后,觉得很不舒服,就自行停止了用药。
很明显,这是一例由艾滋病毒破坏人体免疫力导致的机会性病毒感染。
初步的检查发现,患者同时还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梅毒,患者的CD4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根据血常规淋巴细胞下降的结果推测,CD4+T淋巴细胞应该不会很高。
这是我们感染科医生经常会碰到的状况,由皮肤的带状疱疹推测可能患有艾滋病。
带状疱疹就像一个“风向标”,是很多艾滋病感染者的免疫力下降之后出现的首发机会性感染。
带状疱疹是由什么引起的?有什么临床表现?该怎样治疗?能预防吗?
今天,龙医生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01 带状疱疹是一种什么病?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的、以皮疹和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一般在儿童期,引起的疾病叫水痘,水痘皮疹愈合后,病毒可能并没有从人体完全清除,而是潜伏在神经根或附近,伺机而动。
带状疱疹发病时,病毒可沿神经纤维移动,侵入皮肤细胞致炎性物质渗出,表现为疼痛性皮疹的发生。
0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个藤上结两种瓜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由双链DNA、衣壳、皮层和囊膜组成,具有嗜神经和嗜皮肤两种特性,主要引起发皮肤和神经症状,其感染可引起两种表现独特的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引起水痘,这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容易在幼托机构中引起爆发流行。
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水泡样皮疹,由头、面部向全身扩散,部分患者症状严重,疱疹还可播散至口腔和泌尿、生殖道黏膜,通常伴发热和瘙痒。
水痘痊愈若干年后,由于免疫力低下,病毒可再度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03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腰、腹部出现水泡样皮疹,伴有烧灼感、疼痛和瘙痒。
皮疹一开始为红色斑疹,很快融合成片,在红色基底上逐渐出现水泡。
在人体的躯干部位,带状疱疹一般沿肋间神经分布,所以,很少有连续性超过中线的皮疹,多见于单侧身体的前部,偶见于脸上、眼睛、嘴巴和耳朵等部位。
04 带状疱疹为什么会“潜伏”?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可能会发生水痘,也可能不会。但是,病毒可能长期潜伏在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当于“沉睡”在神经根中或者周围。部分人病毒会一直保持“睡眠”(休眠)状态,终身不再发病。
另外有一些人,如HIV感染者,在身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病毒会“苏醒”,进而复制、增殖,沿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表面,引起皮肤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当病毒再次活跃时,只引起带状疱疹,而不会再发生水痘。
05 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
感染过水痘的人,都存在日后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这和人体的免疫力有关,常发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这些人在免疫力降低、情绪低落,或者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癌症等情况下,以及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化疗、放疗时,都可能引发病毒的再度激活。
女性、白人、有带状疱疹家庭史、1岁前患过水痘等,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带状疱疹。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大约100~120万人患上该病。
中国的相关发病数据不详,无法估计,主要因为大多数带状疱疹患者并不相信医院,而去找民间“偏方”了,即使这样,在临床上还是非常常见的。
06 带状疱疹多久能好?
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性的水疱,其中充满了液体,破裂后可渗出,发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炎症扩散和继发细菌感染, 所以,多久能好取决于是否积极治疗和有没有合并感染。
积极治疗后,受累部位的皮肤表层会硬化,留有浅疤痕而痊愈,整个病程大约持续2~4周。一旦所有的水疱都硬化,病毒便不会再扩散。
艾滋病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低下,病程会长一些。部分患者愈合以后,可能会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
07 带状疱疹会传染给他人吗?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是有传染性的。患者的水泡液,可以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染给没有感染过水痘或者没有特异性免疫力的人。
一旦感染过水痘,通常不会再复发水痘。
08 带状疱疹有什么后遗症和并发症?
一般来说,带状疱疹预后较好。
疱疹愈合后,可留下疤痕和永久性的色素沉着,很少会有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水疱会继发细菌感染,需要抗菌药治疗。
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即受损伤的神经在皮疹消失后,局部仍会反复的疼痛。艾滋病感染者等免疫力下降的人,如果带状疱疹波及前额和鼻子,可能会扩散到眼部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血管病变和视力下降,要引起重视。
09 带状疱疹能治愈吗?
目前还没有治愈带状疱疹的特效药。
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更快的恢复,从而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冷敷和一些止痒的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可能会减少不适。对受累部位进行沐浴,或者用肥皂和清水洗涤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还能保持卫生,预防细菌感染。
使用类固醇激素以及止痛药有助于康复。大多数具有正常免疫功能的人可以完全康复,仅有少数人可能存在复发。
10 带状疱疹有疫苗吗?
2006年,美国FDA批准了第一批带状疱疹疫苗,用于预防成人带状疱疹,推荐人群是50岁以上曾经患有水痘的老人,以降低发生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带状疱疹疫苗对于50%以上的人可达到预防的预防效果,减少2/3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率。
带状疱疹疫苗接种前,不需要确定接种者是否患过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史,因为既往暴露过,抗体的水平也会越来越低。
目前有两种带状疱疹疫苗:1.非活性重组糖蛋白E疫苗,疫苗的成分主要是重组的糖蛋白E和佐剂;2.减毒活疫苗,含有18700~60000个病毒空斑形成单位,远远超过水痘疫苗的1350个空斑单位。
一般以重组疫苗为首选,需要接种两针,中间间隔两个月;而减毒活疫苗只需要接种一针。重组疫苗免疫效果至少能维持5年,此后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
11 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批准用于带状疱疹的口服抗毒药包括三种核苷类似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
一般来说,口服优先选择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而不是阿昔洛韦,前两种药物的给药频率低,有更好的依从性。
抗病毒药物治疗疗程至少7天。
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促进皮损更快愈合,降低神经痛的严重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72小时内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
皮损出现超过72小时就诊的患者,若就诊时仍有新的皮损出现,仍然可以抗病毒治疗;而对于已结痂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可能很小。
12 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怎么办?
抗病毒治疗可能会缩短病程。但一些神经炎引起的轻至重度疼痛,常需用镇痛药来控制。没有并发症的带状疱疹患者,有些医生试用糖皮质激素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但疗效不确切,还可能有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轻度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对乙酰氨基酚,单用或者联合弱效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或曲马多,一般都是有用的。
影响睡眠的中、重度疼痛,可能需要更强效的阿片类镇药物,如羟考酮或吗啡。
13 带状疱疹要用消炎药吗?
如果用的“消炎药”是解热镇痛的抗炎药,有一些止痛效果。如果是抗菌药物,由于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在没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用抗菌药物是没有意义的。
在疾病过程中,如果怀疑继发性了细菌感染,除了抗病毒治疗外,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根据皮肤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使用的药物应尽可能覆盖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这两类细菌。
14 如何避免带状疱疹的传播?
带状疱疹患者可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播给未发生过水痘、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易感者,特别是孕妇和儿童。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疱疹处病毒的气溶胶化(相当于局部疱疹内病毒的“雾化”),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患者应避免接触从未发生过水痘、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妊娠女性、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患者在皮疹结痂前,应尽量保持皮疹覆盖,并经常洗手,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皮疹结痂后,皮肤有新的上皮细胞覆盖,就不再具有传染性;未出现水泡者,也无传染性。
15 HIV感染与带状疱疹
相对于普通人来说,HIV感染者是更容易得带状疱疹。但是,疱疹的发生和HIV感染者的免疫力有直接的关系。
CD4+T淋巴细胞值越低,感染带状疱疹的概率越大:CD4+T淋巴细胞值大于500的,每人每年有3.12%的概率感染;在200~499之间者,每年每人感染的概率大概是4.72%;CD4+T淋巴细胞值低于200的,每人每年有9.75%的概率得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