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从严判定密接者 接触人群判定标准从出现症状前两天扩为4天
央视财经(记者 王闻聪) 5月18日,北京市第108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晓芃发布北京市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情况。据其介绍,根据世卫组织指南,北京的方案在国家方案规定的密切接触者基础上,北京从严判定密切接触者范围 将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症状出现时间前2天扩大到前4天接触的人群。
曾晓芃说,高水平的流调是切实遏制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但实际工作中却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比如询问困难,只有完全掌握病例发病前14天到隔离前的活动轨迹,时间上不留空白,才能准确溯源,切实做到密切接触者不漏一人,流调人员会通过特殊时间节点,如节假日、北京下第一场雪等、标志性人物和事件、手机支付记录等提示和帮助病例回忆;
比如查找困难,由于很多时候接受流调的人员不能完全记住14天的活动轨迹,这就需要借助监控录像,但有时为了确认一个细节,需要查看录像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比如有些病例配合程度低,这时流调队员需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新冠肺炎的知识以及流调的目的、意义等,鼓励病例积极配合流调和临床治疗,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还比如,也有个别病例隐瞒行程、接触过的人、国外就医史等,这就需要流调队员及时甄别信息的准确性,对于难以查明的关键环节,必要时会通过联防联控机制,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史进行核实和明确。
流行病学调查需要社会和人群的良好配合,流调工作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截至5月17日24时,全市共计完成流调2800余例。目前疾控机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疾控部门将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继续加强流调工作的敏感性、准确性,24小时守护首都的安全,以更高的责任和标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