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进展:免疫调节抗体偶联技术(IM

  “深耕科技前沿动态,解读科技背后真相,瞄准科技产品评测”

  ▉ 抗体药物偶联&免疫检查点阻断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和免疫检查点阻断 (ICB) 是治疗癌症的有前景的技术方法。

  

  Fig1 抗体免疫调节剂的靶标 资料来源:Immune modulation for cancer therapy

  大多数 ICB 策略通过阻断抑制性受体,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 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 1 (PD-L1),和 T 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含有粘蛋白结构域的 3 (TIM-3) 来恢复抗肿瘤免疫(Fig1),迄今为止,阻断 PD-1/PD-L1 相互作用是研究最充分的 ICB 策略之一。(复习CTLA-4与PD-1/PD-L1通路)

  

  Fig2 目前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药物 资料来源:PD-1/PD-L1 Based Combinational Cancer Therapy: Icing on the Cake

  Anti-PD-L1抗体已在多种癌症类型(如肺癌、膀胱癌和三阴性乳腺癌)中得到广泛研究。目前,三种Anti-PD-L1抗体(Atezolizumab、Durvalumab 和 Aveluma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等(Fig2)。不幸的是anti-PD-1或PD-L1抗体治疗的患者响应率只有20%~30%,原因可能是患者肿瘤细胞表面的PD-1和PD-L1低表达,此外也有研究证明与NK细胞有关[1],但也有研究表面肿瘤细胞其实大量表达了PD-L1,但癌细胞并没有将PD-L1展示在细胞表面,而是通过外泌体将PD-L1运输到细胞外进而导致耐药 [2](Fig3)。

  Fig 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者与不响应者的肿瘤微环境区别 资料来源: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ent progress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

  在前期工作中,作者课题组确定了一种双功能免疫调节剂D18(Fig 4A),在各种鼠肿瘤模型中可显着增加 ICB 药物(例如,抗 PD-1 抗体、抗 PD-L1 抗体和抗 TIM3 抗体)的抗肿瘤活性[3]。从机制上讲,D18通过两个细胞通路来增强 ICB 治疗:

  (i)由组蛋白赖氨酸脱甲基酶 5A(KDM5A)介导的 PD-L1 上调

  (ii)Toll 样受体 7/8(TLR7/8)的激活信号通路(EC 50:hTLR7 的EC 50分别为 24 nM 和 hTLR8 的 10 nM)

  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可通过与靶向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直接偶联,将化疗药物特异性递送至癌细胞。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ADC 已成为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目前有超过 80 种 ADC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到目前为止已有13款ADC陆续上市, 如下图。(回顾ADC)

  

  ▉ ADC HE-S2 的构建

  Avelumab(MSB0010718C,商品名 Bavencio)是由默克公司和辉瑞公司开发的人源 IgG1 单克隆抗 PD-L1 抗体。重要的是,Avelumab 与小鼠 PD-L1 发生交叉反应,使其适用于小鼠模型研究和人体临床试验。

  作者采用了具有工程化反应性半胱氨酸残基 (THIOMAB) 策略的抗体进行位点特异性缀合。Avelumab 在轻链 V205 位置(Kabat 编号)发生突变,以产生具有两个可接近的游离半胱氨酸的工程化抗 PD-L1 抗体(以下称为抗 PD-L1 THIOMAB,图 4B、C)。作者利用二硫化物接头将D18稳定地输送到肿瘤部位后局部药物释放,ADC 的二硫键在血液中相对稳定。在细胞摄取 ADC 后,连接体可以被细胞内谷胱甘肽 (GSH) (1–10 mM) 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PDI) 降解。二硫键被切断后接头就会环化,然后通过 1,6-消除以释放未修饰的D18。

  

  Fig4 D18、Anti-PD-L1抗体和Anti-PD-L1 THIOMAB以及ADC HE-S2的结构

  ▉ ADC HE-S2 的体外表征

  首先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实验(FACS)验证了ADC HE-S2和anti-PD-L1 THIOMAB一样具有结合和靶向 PD-L1 的能力(Fig 5A)。为了在体外评估抗 PD-L1 THIOMAB 的内化,作者首先用 pHrodo 红色染料标记它,并用 IncuCyte 活细胞分析监测内化,24小时后用ThioMab标记孵育后,细胞内荧光信号在MC38和B16细胞中清楚地观察到。此外与WT细胞相比,Cd274 缺陷型细胞中 THIOMAB 的摄取明显被抑制(Fig 5C)。这些发现表明抗 PD-L1 THIOMAB 能够将化学结合的小分子转运到细胞内部。

  

  Fig 5 ADC HE-S2的体外表征

  作者通过测量细胞内 TNF-α 水平来估计 ADC HE-S2的 TLR7/8 激动活性。用ADC HE-S2处理Cd274敲除和野生型DC2.4细胞8小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TNF-α水平。ADC HE-S2处理后,野生型细胞中 TNF-α 水平显着升高,而 Cd274 敲除细胞中 TNF-α 水平与对照相似(Fig 5D)。

  总之,这些结果证明了 ADC HE-S2 的体外 TLR7/8 激动活性和 PD-L1 特异性结合和内化能力。

  ▉ ADC HE-S2 的抗肿瘤活性评估

  接下来作者评估了 ADC HE-S2在小鼠 MC38 结肠癌和 B16 黑色素瘤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正如预期的一样,由于协同作用,D18和 avelumab组合的肿瘤抑制活性远优于任一单药。令人惊讶的是,ADC HE-S2的抗肿瘤活性优于 avelumab 和D18的组合(Fig6A)。此外,与联合治疗或D18单药治疗相比,ADC HE-S2显示存活率显着延长(Fig6B)。同样,在鼠 B16 黑色素瘤模型中观察到ADC HE-S2提高的抗肿瘤活性(Fig6C)。

  这些实验表明,在产生有效抗肿瘤活性所需的浓度下,ADC HE-S2治疗效果显著,且毒性小,安全性高。

  

  ▉ ADC HE-S2 的免疫机制研究

  ADC HE-S2在两种不同的小鼠癌症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于是作者想确定潜在的免疫机制。

  首先,作者描述了 ADC HE-S2对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 T 细胞反应和细胞群的影响。与联合治疗相比,ADC HE-S2显着增加了肿瘤浸润 CD8 + T 细胞的数量(Fig5A),表现出更显着的 TNF-α 和 CD107a 表达,表明 ADC HE-S2可显着激活并诱导 CD8 + T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和 CD4 + T的浸润细胞(Fig7 B-D)。

  

  此外,与抗 PD-L1 抗体或D18单药治疗相比,ADC HE-S2显着降低了肿瘤微环境中调节性 T 细胞(CD4 + CD25 + Foxp3 +,Treg)的比例(Fig7E),表明 ADC HE-S2治疗可以减少 Treg 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

  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ADC HE-S2治疗可以通过增加CD8 + T细胞浸润和减少Treg数量来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增强PD-1/PD-L1阻断的治疗效果。

  ▉ 结论

  总之,作者应用传统的 ADC 技术作为“桥梁”,开发了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免疫调节抗体 - 药物偶联物(IM-ADC),涉及免疫检查点抗体和非细胞毒性免疫调节剂的偶联。

  作者利用位点特异性结合化学将双功能免疫调节剂D18通过氧化还原敏感的二硫键接头连接到抗 PD-L1 THIOMAB。由此产生的 ADC HE-S2既是一种有效的 PD-L1 阻断剂,也是D18的靶向递送载体。到达肿瘤部位后,ADC HE-S2可以有效地靶向并与 PD-L1 结合,然后 ADC/PD-L1 复合物可以被内化并释放有效载荷D18。免疫调节剂D18激活并诱导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重塑免疫抑制微环境(Fig8)。此外,D18可以上调肿瘤组织中的 PD-L1 水平,可能使肿瘤细胞对 PD-1/PD-L1 阻断疗法更加敏感。

  

  Fig8 ADC HE-S2机制示意图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几年ADC 临床应用以及临床上ADC和免疫检查点联用的情况[4]:

  

  参考文献:

  [1] Zhang, Q et.al., 2018. Blockade of the checkpoint receptor TIGIT prevents NK cell exhaustion and elicits potent anti-tumor immunity. Nature Immunology

  [2] New drugs that unleash the immune system on cancers may backfire, fueling tumor growth.

  [3] Wang, L.et al. Enhancing KDM5A and TLR activity improves the respons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Sci.Transl. Med. 2020.

  [4] Coats, S.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future directions in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index. Clin. Cancer Res. 2019.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