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了,究竟何时才能结束?不妨了解一下
新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已知会引起疾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而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目前的证据,可以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可以持续人传人。目前已经确定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
01感染新冠后,身体会有何症状?
——发热
发热时新冠状病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大家最熟悉的症状之一。
疫情期间,每日必备的事情就是体温的测量,但是这已症状也是有弊端的,很容易与感冒发热的症状相混淆,而且行政多数是电子体温计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出现发热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但是并不是所有冠状病毒患者都是有发热症状的哦!
——咳嗽、流鼻涕
新冠状病毒最常侵入损害的部位是肺部,也就是肺炎,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热、咳嗽,但是新冠状肺炎的咳嗽和感冒的咳嗽是不一样的,新冠状病毒主要是以干咳为主。
什么是干咳?
指的是咳嗽无痰;或痰极少,不易排出的表现,该症状与普通肺炎有所区别,这一点一定要区分开来。
——胃肠道反应
感染新冠状病毒后症状并不止呼吸道症状一种,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的症状。
疫情期间,在没有吃错东西及着凉的情况下出现腹泻、呕吐的症状,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到医院排除感染的可能。
——呼吸困难
新冠状病毒最常见的损伤部位还是肺部为主,肺部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当气体交换的地方受损了,呼吸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新冠状病毒的症状很容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但是无论是哪一个症状都是让人不可忽视的,当症状轻的时候就要提高警惕,不要给病毒进一步损害机体的机会。
02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会留下后遗症吗?
从目前治愈的新型冠状病人而言,没有明显的后遗症。
大多数人担心肌肉损伤和肺纤维化不能恢复正常,但实际上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就拿2003年的非典来说,对多数患者随访发现肺部CT纤维化和肺功能发生改变,最终都能恢复正常。
但是,重症患者的恢复时间比较长,此外,应注意的是,冠状病毒会对心肌造成一定的损伤,并定期检查心脏,检查相应的肌钙蛋白和心肌酶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治愈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正确面对疾病,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同时调整饮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03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了,究竟何时才能结束?
在cell子刊上刊登了一篇由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发布的一篇关于“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的文章!
根据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预测得出:新冠疫情将于2023年11月结束……
黄建平团队采用全球预测系统引入全球最新的疫情数据,针对100多个国家逐渐建模,反复进行推测繁衍,开展了逐日、逐月以及季节的预测截止,从2020年6月以来,该系统对国内疫情爆发共进行了30次的预测,其中准确率高达94%
不过,由于在奥密克戎出现之后,导致全球新冠新增病例大幅度的上升,所以一些研究认为新冠的传播仍然存在季节性趋势。
尤其是寒冷天气来临时仍然会加快其传播速度,尤其是奥密克戎出现之后,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数量是之前的两倍之多,因此新冠疫情有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
04流感病毒和新冠肺炎是同一类病毒吗?
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不是同一种病毒。
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患者感染后1-7天内会出现突发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新冠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患者感染后1-14天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肌痛、腹泻等症状;平均潜伏期比流感要长,而流感早期症状更为明显,但早期比较难鉴别。
这两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要注意个人保护,适当增加营养,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注意室内消毒,注意频繁通风。
新冠肺炎怕热还是怕冷?
目前的研究表明,56新冠状病毒℃下,30分钟就能有效地被杀死,所以一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比较怕热,随着天气的变暖,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也会慢慢减弱。
但事实上,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充分的证实,所以即使天气变暖,我们也应该注意个人保护,外出时必须戴面膜,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