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新冠感染者线上首诊,政策突破对互联网医疗价值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1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随后,有关线上可以为新冠感染者开方实现首诊的消息不断传来。而此前出台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此举被业界认为是对“互联网医疗禁止首诊”政策的附条件解禁。不过,有互联网医院布局企业相关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患者现在在网上首诊,也是因为不方便去医院挤兑医疗资源。但此次为互联网诊疗撕开了一道口子也仅限在新冠,所以我们认为《通知》的落脚点也是部分放开首诊、急诊,用于新冠感染者诊断开药。

  互联网医疗首诊有限放开

  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政策落地后,国内进入居家抗疫新阶段,也给在线问诊带来了巨大需求。根据1药网旗下1诊互联网医院的数据,该院线上单日问诊量从11月30日开始攀升,截至近日,单日问诊量较11月底有近5倍的增幅,且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1诊互联网医院首席医学专家刘晓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新增问诊需求绝大部分都与新冠相关,用户大多已经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前来咨询用药和注意事项。另外,由于前往线下医疗机构就诊的交叉感染风险加大,近期选择线上续方购药的慢性病患者人数也明显增加。

  为进一步分担线下医疗机构压力,满足民众的问诊需求,1诊互联网医院于13日上线“新冠问诊专用通道”,为患者开辟服务专区。同时,该院所有医疗专业人员增加排班,延长服务时间,尽可能缩短患者在线等待时间。

  “《通知》中明确,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向民众提供新冠肺炎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在新的防疫局面下,政策部分突破了互联网医院不能进行初诊、急诊的限制,这对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优势意义非凡。”刘晓军说。

  也是在《通知》发布后,多地开始了对“首诊”、“开方”的实际落实。13日,全国首个中西医线上发热门诊上线。该门诊在“全国居家医疗保障平台”首页,面向全国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提供药品配送到家服务。

  14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公众号发布《线上发热诊疗,支持首诊!》文章指出,特殊时期,为方便患者就医,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线上问医、线上取药”,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北医三院”APP)现开设“发热诊疗专栏”支持首诊开药。

  具体而言,首先,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复诊”(后续将更名为“互联网诊疗”)下单,选择“发热门诊”或其他相关科室,进行线上问诊;其次,描述病情时,需尽量向医生提供完善的个人信息、相关症状、辅助检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您的情况,开具最适合的处方;再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选择取药方式(“物流配送”或“到院自取”),核对后缴费,等待物流配送或到院取药。

  “只能说,就是探索互联网诊疗,也是针对特殊时期的特殊应对方式。虽然首诊在互联网医院还是有风险的,但新冠不一样,在进行了抗原检测阳性,又有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其实已经变相完成了确诊这一环节。所以,新冠肺炎在互联网医院完成首诊与其他疾病相比,相对没有太大风险。”对于互联网医院首诊新冠肺炎的看法,上述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是说道。

  诸多监管细则待完善

  国家卫健委对“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的首诊默许放开,似乎给政策划开了一道口子,但在监管和具体执行上存在一定难度,如何加强互联网医疗的管理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有医药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的监管是滞后于行业的发展,此次《通知》允许首诊的细则恰恰说明互联网医院平台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需要进一步去规范这个行业的规范性,恰好说明互联网医院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从政策端去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事实也是如此。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大力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整体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亿元,到2026年有望达到1980亿元,2019-2026年的复合增速达到32.93%。《2022互联网医院报告》也显示,目前国内已有在线医疗用户数量已突破3亿,互联网医院数量超过1700家,除了跨越空间的就诊服务之外,互联网医疗的更多魅力在将线上、线下服务的差异化品类和患者引流打通上体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曹兰芳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诊疗和随访。在疫情管控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医疗是许多患者,尤其是外地患者问诊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于互联网医疗,各个公立医院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医院,民营医院有的也建立了。此外,有好多公司也建立了互联网医院。”曹兰芳说,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够较好地进行患者的全病程管理。

  目前,拥有主要医疗资源的公立医院是互联网医院建设的主力军,不过,也存在各类企业借助政策红利、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各种创新发展方式,横向拓展业务,纵向提升专业度。

  广发证券分析,互联网医疗赛道仍然是朝阳赛道,其中存在大量可以长期深耕的机会,随着相关技术的迭代,以及服务资源的到位和产业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未来仍大有可为。但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很多痛点,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资本发力度不够,或者商业模式的问题,而是行业还没到拐点,需要更多的特殊事件刺激,需要等下一阵暖风。

  因此,医院、平台方、药企等多方共同探索互联网重塑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破局点,推动互联网医疗落地已经成为当下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