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人体自身可能永远无法产生新冠抗体

  这意味着新冠康复者还会再次感染!

  尽管许多国家抗疫的策略都基于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可以产生抗体,防止再次感染,但一份最新研究显示,不是每个染病的人都能产生抗体,或是长效抗体。

  抗体是由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分子,能与病毒刺突蛋白结合并阻止其感染人体细胞。某些免疫球蛋白例如IgG可以在免疫系统中存在很长时间。在感染了SARS的患者身体中12年后仍然可以找到这种抗体。

  据《南华早报》报道,根据中国和美国科学家针对抗体进行的最新研究,人体可能永远无法对新冠肺炎产生抗体。

  查看大图

  他们研究了疫情暴发初期、暴露于确诊病例的武汉地区医护人员,看他们能否产生抗体。结果在超过2.3万个受测样本中,发现至少四分之一在某个阶段曾经感染病毒,但截至4月,仅4%已产生抗体。

  研究人员非同行审核(non-peer review)的论文周二(6月16日)已刊登在生物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说:人体自身不太可能产生长效有保护性、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

  这项研究由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王行环教授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分校的科学家所领导,以武汉市卫生保健工作者和综合医院工作人员为研究样本。他们发现,只有有4%的卫生保健工作者和4.6%的综合医院工作人员具有IgG抗体。

  查看大图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直到一月下旬才得到证实,武汉的许多医生和护士在治疗病人时没有穿着额外的防护装备。较早的研究发现,武汉市2.5%的医院员工在爆发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据估计,这一群体中实际感染的比例可能高达25%。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没有症状,实际的感染比例可能更高。

  研究人员称,有明显症状的确诊感染患者往往会产生更多的抗体。一项较早的研究发现,他们所观察的所有确诊病例在疾病发作两周后均已产生IgG抗体。王行环的团队还发现,研究中超过10%的人可能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失去了抗体保护。

  根据他们的研究,抗体测试可能不足以判断某人是否已被感染,而且像IgG这样的抗体的存在可能不一定会在以后能够提供免疫力。

  查看大图

  王行环写道:“为康复的新冠患者提供免疫证明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同时,北京清华大学的一个团队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新冠患者产生的抗体越多,结果越差:研究中抗体反应最强的患者死亡率较高。

  研究人员指出了一种称为抗体依赖性增强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病毒为了感染人体细胞,通过抗体“搭便车”从而进人体入的细胞。王行环说,这是“需要密切监视的大问题”。

  查看大图

  但是南方医科大学抗体工程研究主任吴英松说,武汉的这项研究应该谨慎对待。他指出,大多数抗体测试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仅检查两种抗体,这可能意味着可能得出错误的结果。他说:“关于新冠病毒,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基本知识。”

  此前,研究人员说,在马桶冲水后,颗粒继续从最近冲洗的马桶中出来,时间长达一分钟,形成一团气溶胶,如果一个人被感染,气溶胶可能会携带病毒。现在,一项新的研究似乎支持了之前的研究,指出了一条与厕所有关的传播途径。

  查看大图

  这项研究发表在《流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了马桶冲水时颗粒是如何被吹出的。众所周知,冲洗的行为会产生气溶胶或空气中的颗粒,然后被吸入后落在其他表面。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冠状病毒,这些气溶胶可能含有病毒,之后上厕所的人都有可能自己被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从日常经验来看,冲马桶会在碗内产生强烈的湍流,这种冲刷引起的湍流会不会把含有病毒的气溶胶颗粒排出马桶外?研究人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探讨并直观地了解厕所冲水过程中流体流动的特点以及冲水对病毒气溶胶颗粒传播的影响。

  查看大图

  早前来自中国的研究似乎表明,来自冲水马桶的空气颗粒是病毒的一种可行的传播途径。研究指出,在典型的情况下,粪-口(颗粒落在嘴里)和粪-吸(吸入含有病毒的微小颗粒)都有可能。最新一轮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揭示了冲水后马桶周围的颗粒会残留在大团的气溶胶中,而这些气溶胶在冲水启动后的一分钟左右可以继续从马桶中传到空气中。

  查看大图

  科学家们发现,马桶冲洗都会产生强烈的湍流,产生高达5米/秒的上升速度,当然能够将气溶胶颗粒排出马桶外,约有40%-60%的颗粒物可以上升到马桶座上方造成大面积扩散,这些颗粒物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达106.5厘米。即使在后冲洗期(最后一次冲洗后35s-70s),扩散颗粒的上升速度也能达到0.27 cm/s-0.37 cm/s,并继续攀升。科学家们表示,只要在冲水前关上马桶盖,就可以减轻传播。

  来源:中外医讯(medinfo-au),医护人员及热爱健康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