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阳康们”自述,重在雨露均沾

  虽然都“阳过”,但不完全一样

  伴随着“新十条”出台后的“第一批”被奥密克戎感染的人陆续康复,“新冠康复日记”正式迎来多元样本呈现的局面。实际上,在“新十条”出台后不久,就有不少名流“第一时间”站出来分享“新冠康复日记”,但是因为他(她)们多是“有钱人”,以至于舆论层面出现了“有钱人的经验不是经验的说法”。

  一定程度上,这有合理的部分,也有偏见的成分。合理在于站出来分享的“阳康”因为有钱所以有闲,因此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获取治疗资源上,确实都比较容易形成正向反馈,起码不会因为“买药难”被恐慌情绪挟持;偏见在于,忽视了“阳康”的第一标签是“肉身”,不是“有钱或没钱”,也就是说,基于年龄、性别、状态,其实也还是可以推及自身的。

  可即便如此,多数人在面对名流分享的“新冠康复日记”时,基本上都呈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这个除却偏见使然,还在于分享初期本来就难以获得大范围认同,可伴随着“新冠康复日记”更加多元,也就是不仅群体标签横向分布多样了,就连群体的纵向层次也多样了。

  这种情况下,在听“阳康们”自述“新冠康复日记”时,就不能只听乐观的,也不能只听消极的,更不能掐去乐观和消极,只听中间的,而是要雨露均沾,以兼听则明的态度去面对不同“阳康”的讲述。唯有如此,才能摆脱恐慌情绪,更理性地面对“阳浪席卷”。

  由此再去审视题为《吃多少药能康复?采访了十位“阳康”,最高消耗量是三片布洛芬》的纪实报道,只能说“相对乐观”,即便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基于样本容量来讲,也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情况。

  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要拿吃四片、五片布洛芬才“阳康”的情况进行“抬杠”,而是想强调,听“阳康们”分享“新冠康复日记”主要在于听不同中的相同,而不是听不同中的不同。也就是说,吃多少药才好这还真不是关键指标,而是在于吃什么药管用,具体的药品怎么吃才好,甚至回到居家隔离治疗上,怎么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些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因为直到现在,很多人还在滥囤药、滥吃药,而且还是在“买药难”的客观情势下。如此强调,就在于伴随着各地陆续迎来“阳峰”,比起宏观性地消解恐慌情绪,现在更重要的是从具体的个人出发,如何更正确地、理性地认识“阳过”和“阳康”,也就是说在倾听之外,更需要认识新冠跟自己的关系。

  到此为止,其实话题就彻底转回来了,也就是前面我们重点强调的,听“阳康们”分享“新冠康复日记”重在雨露均沾。说到底,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即便基于人类的大类别基因存在共同性,但是基于群种内部的差异性,每个人终究是不一样的。

  所以别再问,同样是老人、同样是孩子,为何别人家的感染新冠后都没事,为何我们家的感染上就很严重。对于这个问题,问第一遍时答案是“人跟人不一样”,问第二遍时答案很可能被归于“命运”。

  要承认,站在共同立场上看不同命运时,是没法讲绝对道理的。所以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不可控的事情,在保持谨慎的前提下,保持最大限度的乐观。也就是说“阳康们”的乐观、消极、中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更客观的评估自己属于哪个“段位”。

  另外对于“阳康”的纪实性报道,除却要报道主动分享的“阳康”,也要报道沉默的“阳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平衡乐观和积极的比重,才能让中间的更有参考价值。否则上来就比拼“吃药少”,或多或少让人觉得不那么客观。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伴随着多数人周边陆续出现“阳康”,人们对于感染新冠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清晰。因为相较抽象的分享,具体的亲历更有说服力。可无论怎样,“小马过河”之争始终会存在,只不过之前是纸面之争,接下来是亲历之争。

  所以最关键不在于彻底消解争议,而在于如何面对争议。也就是,不要因为自己感染后症状重、轻、中间,就告诉所有人“你感染了,肯定也是如此”。而是要告诉所有人“我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康复了,你要是也这样,可以试一试我的方法”。

  毫不夸张地说,能以这样的态度进行分享,就算自我治疗的方式方法上会存在不同,但是也不至于因为不同,动辄就陷入“你说的不对或你在说谎”撕咬境地。由此再去审视题为《吃多少药能康复?采访了十位“阳康”,最高消耗量是三片布洛芬》这类纪实报道,或许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贵在真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