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女排队长孙晋芳:为中国体育事业奋斗终身,今疾病缠身换血续命

  提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排,相信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郎平“铁榔头”的威名。

  但除郎平以外,在当时还有一人凭借变幻莫测的球风,让对手闻风丧胆,给无数国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便是女排队伍中的灵魂人物,让每位选手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实力的队长——孙晋芳。

  

  孙晋芳在役期间曾带领队伍数次为国家披金戴银,连续五次捧杯世界赛冠军。

  可以说,只要有孙晋芳在场,队员们就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进攻时井井有条,防守时临危不乱。

  每次比赛,孙晋芳都仿佛是在谱写一篇交响乐,精准而优雅的将每一位队员串联成了一条珍珠项链。

  

  而在退役以后,孙晋芳仍活跃在体坛,继续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时至今日,距离孙晋芳退役已有39年,曾经叱咤赛场,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她,却由于操劳过度、疾病缠身等问题,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英姿飒爽。

  只能躺在病床上休养生息,靠着换血续命度日……

  

  1

  1955年,孙晋芳出生在江苏苏州的一个普通家庭。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孙晋芳的身体健康一直是家里人心心念的一个大难题。

  小时候的孙晋芳,虽然不比娇柔多病的林黛玉,但身体也很单薄,总让人担心会不会被风吹倒。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孙晋芳小小年纪就被父母送进了当地体校。

  

  任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个身材羸弱的小姑娘会在未来成为世界冠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体校教练的训练下,孙晋芳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这个时候的她也开始挖掘自身潜能。

  60年代正处于乒乓球风靡全国之时,孙晋芳受此影响也尝试过,但实在没有什么天赋。

  其它运动项目,比如说田径一类,她底子薄,和其他强壮的孩子比更加不占优势。

  

  考虑来考虑去,孙晋芳最终将目光放到了排球上。

  在排球中,孙晋芳的身高不占优势,但她善于思考、手腕灵活,练习没多久,便能很标准的做出传球和垫球的动作。

  教练认为孙晋芳是可塑之才,希望她能专注走这条道路,但孙晋芳的父母却不看好这项运动。

  然而,孙晋芳却实打实的喜欢每一次托球时,手腕传来的分量感,更加为一次精准的传球而感到心潮澎湃。

  

  最终,父母还是同意了教练的提议,让孙晋芳跟着学习排球。

  随后的时间里,孙晋芳凭借满腔的热爱和刻苦的坚持,逐渐在队伍内脱颖而出。

  1971年,身材壮实了一圈的孙晋芳被推荐进入省排球队,接受更加专业的训练。

  在省队,孙晋芳一日不敢耽搁,继续持之以恒的加强身体锻炼,培养球感。

  

  无论是寒冬还是夏日,孙晋芳从不缺席,永远都是第一个来到训练场的队员。

  其他队员有时会因为恶劣的天气开小差偷懒,只有孙晋芳一丝不苟的完成教练的所有安排。

  她的队友都怀疑孙晋芳是不是机器人,手臂被球砸得青肿也从不见她休息,甚至还要提出加练。

  

  唯有孙晋芳明白,想要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努力,更何况,她的目标是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出征世界赛。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晋芳大量汗水的浇灌之下,她的才能终于开花,机会也悄然而至。

  1976年,正值中国体育全面恢复期间,在全国赛事上崭露头角的孙晋芳被吸纳进国家队。

  

  这一年,21岁的孙晋芳担任队长,随之而来的便是各方压力。

  国家队卧虎藏龙,每一位选手都是经过一路拼杀冲上来的顶尖选手,心里难免存在傲气。

  同样算新人的孙晋芳一进来便担任队长自然难以服众。

  虽然平常训练看不出来,但私下里队员们偶尔会排挤孙晋芳。

  

  孙晋芳并不灰心,反而将压力化为动力。

  训练时她以身作则,生活中她对每一位队员照顾有加,充分做到了一个领队应尽的职责。

  有时孙晋芳还会牺牲大量个人时间,陪伴在出现心里问题的队员身边,安慰并鼓励她们。

  在孙晋芳的努力下,队员们逐渐拧成了一根绳,队伍的整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

  1977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中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虽然从现在来看不算特别耀眼,但在体坛百废俱兴的当时绝对可以说得上是一针强心剂。

  特别是队员们通过这次比赛确切的看到了夺冠的希望,对快攻多变的战术也愈发认可。

  回国后,教练找来男排队员扣杀,集中强化队员们的接球技术。

  

  男排队员的力量普遍要更强,对于女队员而言,每一位都算得上是重炮手。

  一次次扣球经常令女排队员大汗淋漓,有时球弹在队员身上直接就会摔倒,不一会儿身上便多出了一到青肿。

  这些苦这些痛没有令女排队员们退缩,她们咬紧牙关,誓要让中国女排站在世界之巅。

  

  在此期间,孙晋芳为了磨练球技还开发了新的训练方式。

  她常常在宿舍走廊中,忍着酷暑带来的闷热,顶着满头汗水练习托球。

  由于楼顶太矮、走廊太窄等问题,孙晋芳经常托不到两下,球就会落地。

  

  但孙晋芳不气馁,只是爽朗的一笑,抹掉脸上的汗珠继续练习。

  有人不理解孙晋芳为什么不去外面更空旷的地方练习。

  孙晋芳解释道:“如果可以在又矮又窄的环境里,自如的托球,之后到赛场上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事实也正如孙晋芳所言。

  

  通过这种训练,孙晋芳的控球能力愈发神乎其神,哪怕闭着眼也可以精准的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去。

  有媒体曾评价过她的托球技术:“如果向孙晋芳杀来的球是一团火焰,那么经过她手的球就会化为一缕青烟。”

  也许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在内,但也足以说明孙晋芳在场时带给队伍的安心感。

  

  1979年,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中击败素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摘得金牌,开始向世界展露出自己的利齿。

  从这时起,中国女排成为世界赛舞台上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

  1981年对于中国体坛无疑是历史性的一年。

  这一年的世界杯上,中国女排再战日本队。

  

  虽然曾经胜过一次,但国人的心还是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

  原因无它,日本队的训练条件和后勤保障实在太过优渥,大赛经验也更加丰富。

  而我们这边女排队伍成立不到5年时间,队员们又普遍年轻,实力、经验、训练条件等等比较之下,各方面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决赛遇到日本队也令主教练头皮发麻,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未战先怯永不可取!

  赛场上,孙晋芳镇定自若的指挥队员们发起一波又一波进攻。

  赢球时她的一声怒吼振奋人心,输球时她又转过身第一时间揽错缓和气氛,开解其他球员。

  

  最终,在孙晋芳与郎平、梁艳等队员们,如潮水般连绵不绝的进攻之下,中国女排以17:15的比分击败日本队,成功创造了辉煌。

  女排队员们敢打敢拼、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赛场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并在赛后被隆重报道解读宣传。

  随后的两年内,孙晋芳带领着女排队伍拿下来一个又一个世界赛的冠军,创下了“三连冠”的传奇。

  

  孙晋芳惊艳的表现也为她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两次被评委全国十佳运动员。

  然而,在女排发展最红火的时候,孙晋芳却苦受伤病的摧残。

  很多次比赛颁奖时都能看到队员们兴高采烈的举起奖杯向观众展示,而孙晋芳扶着腰面色苍白。

  

  甚至有几次比赛前,孙晋芳由于腰痛卧床不起,教练都劝她休息,可孙晋芳还是坚持打“封闭”上场。

  1983年,无力再战的孙晋芳带着一身伤病遗憾退役。

  3

  退役以后,孙晋芳也没有选择远离体育领域,而是当上了江苏体委副主任。

  这个时候,国家因资金匮乏发展体育事业频频受挫。

  

  孙晋芳潜心钻研,借鉴了许多国家的发展模式,把体彩事业发扬光大,成功解决了难题。

  那些年的江苏体彩销量始终名列前茅,盈利水平远超全国平均线。

  不久后,拿出成绩的孙晋芳被调到体网中心,担任主任。

  对于网球,孙晋芳不仅谈不上一知半解,甚至可以说是一张白纸。

  

  但她知贤善任,又善于钻研,很快便引进了赞助商,解决了场地和资金两大难题。

  2004年,中国队在奥运会上取得女双金牌,令更加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这项运动。

  同年,孙晋芳又提拔了一批优秀的网球人才,李娜便是这个时候的选手。

  

  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孙晋芳继续为体坛添砖加瓦,到了2008年,她又力排众议,顶着总局副局长的压力将“运动员单飞”的改革推行下去。

  从业多年,孙晋芳事无巨细,始终任劳任怨的将中国体育事业推向辉煌。

  然而,不幸降临了。

  

  2020年,由于多种原因孙晋芳积劳成疾,身患血癌,每个月她都需要换一次血维持生命。

  两年时间,孙晋芳变得肉眼可见的憔悴,但无论谁询问她的病情或者来看望她,孙晋芳微笑着告诉别人“没有什么可还害怕的”。

  

  她提到作为运动员时期的经历,比起当时所获得的荣誉和掌声,排球所带给她的信念和力量才是最大的财富。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会展现出无惧无畏的人生态度,希望能够影响更多人,也希望女排精神可以代代传承下去。

  

  孙晋芳是体坛的一道光,也是国人的骄傲。

  愿这位曾带给球迷们荣光与骄傲的女排队长,能早日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