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提醒:十月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流感等疾病

  大皖新闻讯 日前,省疾控中心发布了十月健康提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重点做好新冠肺炎的预防,除此之外还需注意预防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

  秋季天气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迅速等特点。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在预防方面,市民要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腔,以防细菌侵入。及时认真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人员,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密闭的公共场所。照顾和接触发热的家人、朋友时,应佩戴口罩。每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自身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儿童感染诺如病毒易出现呕吐症状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主要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所产生的气溶胶,以及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大约12-48小时,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更易出现呕吐症状。

  省疾控中心提醒,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至少冲洗双手20秒。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流水洗手。在外就餐尽量不吃凉拌和生的水产品等食物,蔬菜瓜果和餐具要用清水彻底洗净,贝类等海产品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学校等集体单位一旦有学生出现呕吐、腹泻时,授课老师应立即疏散周围学生,并向校医汇报,配合校医规范处理呕吐物,同时将发病学生单独隔离,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或回家休息。患者应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对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要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在清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奶瓶等传播和飞沫传播,5岁以下儿童最易感染。一般症状较轻,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随后会出现疱疹,主要集中在手、脚和口腔周围。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省疾控中心提醒,幼儿要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清水、洗手液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继发感染;经常清洁和消毒(含氯消毒剂)孩子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如奶瓶、水杯、玩具、家具等,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减少与患病儿童接触。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如果孩子出现发烧、出疹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规范化治疗。

  注意预防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

  恙虫病是一种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给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恙虫多生长于池塘、水田、草丛等潮湿阴暗地区,尤其在雨后1周内繁殖最为活跃。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因此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忽视或延误治疗,导致病重死亡。居民如果在野外活动后,出现不明原因高烧,就要警惕是否患上恙虫病,应认真检查身上是否有恙螨叮咬后的焦痂,并及早就医。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伤为主要特征,春季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从事野外探险、旅游、耕种等活动或较长期野外户外工作的人群可提前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防止被感染。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