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做到这两个字,越活越从容
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大多数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他是个会说故事的人,通过小说中的故事,他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爱。
《晚熟的人》退休之后,做到这两个字,越活越从容
看过一句特别戳心窝的话:
“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
不用等到晚年,人近中年就能体会到这句话说的是多么的准确啊。
我们谁都不能延迟晚年的来临,与其恐惧不如从容。
哲学家康德曾说: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
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进入晚年了?
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退休了。
退休之后,做到这两个字,越活越从容。
这两个字就是——示弱。
退休之后,还会有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你吗?
尤其是那些身处领导职位的人,他们可能一时接受不了,
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岗位赋予的。
很多退休了的人还想对“手下人”颐指气使,耀武扬威。
在领导岗位的时候,那些人会听他的,甚至很多人还会拍马屁,
但是如今他退休了,那些人就去听新领导的了。
当然,有很多人知道感恩,即便领导退休了,
但依旧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
而作为退休了的“老人”而言,切记不要要强,
既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曾经的那个职场便不再是你的“天下”了。
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得更不要做,不仅如此,还要迅速地转变心态,
不恋权,不贪名,把自己放到低一些,再低一些的位置上,
这样不仅不会让人反感,反而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王尔德说:
“老年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已经衰老,而在于他依旧年轻”。
人最可怕的不是变老,而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拒绝继续成长,
认为“我吃的盐比你们走的桥都多”。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唯我独尊”,甚至是“倚老卖老”的心态,
他就真的老了。
如果你已经八十岁了,还能用8岁小学生的心态,
去与这个世界相处,虚心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你将永远年轻。
也让周围的人,你的老伴,你的儿女免去一场“灾难”,
要知道和一个冥顽不化的老人相处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看过一句话:
“只要头脑保持灵活,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好奇心没有衰退,
变老并不是一个悲剧。
青年和老年之间并没有一道深渊。”
而这需要一份示弱的心态,让自己永不老去。
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有多少人能够忍受这份孤寂呢?
又有多少人,追逐喧闹,活在攀比之中呢?
老人们攀比的情景,谁都陌生,比退休金,比儿女的工作,比儿女找的对象,比孙辈,比生活条件……
当几个老人在一起攀比的时候,他们真的会生气,生气对方不服自己,甚至还会大打出手,彼此绝交,
那些“倔老人”是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比对方差的。
比不过对方,没说服对方,然后气呼呼地回家,再和家人抱怨,甚至几天气得吃饭不香,耿耿于怀。
这真是何苦来哉!
学会示弱吧,称赞别人几句,你的财富不仅不会变少,还有益于你的健康。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最大的问题便是心态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有时人性最劣根的地方就是——见不得身边人好。
而如果我们能战胜自己人性中这个劣根的地方,
心理自然平衡了,气顺了,日子就安稳了,晚年就从容了。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而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众所周知,莫言是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诺奖分量不小,莫言能够获得,足以说明实力。但实力是要靠作品说话的,我们普通人大可以买他的作品来见证一下。但在我看来,莫言确切是个大师,比如说,上面的文字,便是好的佐证。
大家信我的话,不妨读读他的新作《晚熟的人》,这比他之前的小说更经典,里头描写的人性更深邃。因为这是一本他打磨了八年的小说,当中写的又是他回到老家后的种种经历,比如说表弟的妒忌打击与迫害啦,在村里大肆传播他的谣言啦,莫言伤痛地接收这一切,却以文学的形式表达在了新作《晚熟的人》中。
《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莫言为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全在于莫言费了许多心血与精力,越是荣获此奖,越是在乎质量而非数量;也可以说,莫言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细细思索,我们每个人都可从书中学来智慧,都可将人性给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得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感兴趣,点击下面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