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块钱的退烧药,打了谁的脸?
15,25,35......这是最近几天,很多地方退烧药的价格变化。
什么物价局、统一指导价......不装了,就公开涨给你看,能割一波是一波。
不过在此期间,“东北制药”坚持以2元20粒的价格,平价出售“扑热息痛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不起,就是要把价格打下来。
要知道,市场上不少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价格多在20元左右,现在甚至被炒到好几倍。
东北制药的这波操作,着实打了很多奸商的脸。
此外,不少有心人还注意到,东北制药不仅是感冒药便宜,很多药也都和不要钱一样。
比如维生素C片,每瓶只要1.4元,规格是每瓶100片。
这明显比市场上几十块钱一盒的“维生素C泡腾片”要便宜多了。
为什么东北制药的价格那么便宜?
为什么这种“良心好药”到了到今天才被发觉?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揭秘一下其中的门道。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现在全民热抢的布洛芬,每剂在发展中国家的批发价位于0.01至0.04美元之间。
一块钱就能买到一公斤的原料。
但市场上的布洛芬药物,大多都是20元左右一盒。
到了奸商手里,再一倒腾,还能翻几倍。
南京儿童医院门口,已经有奸商把美林炒到2000一瓶了。
但东北制药的维生素C,1.4元就能卖到100片。
而大家平时吃的维生素补品的价格都是好几十,甚至上百。
差别在哪?
细心的人会发现,问题出在了药物的形式上。
卖1.4元的是白色小塑料瓶,包装朴实无华。
但卖好几十上百的,却多了各种花哨,比如“复合”、“咀嚼”、“泡腾”,还有精美的包装。
某款知名维生素C咀嚼片,售价就为90元一瓶,也是100片装。
至于一些某某倍健、某生堂等等的大品牌,直接就贵得没谱了。
也许,这些卖得贵的药片纯度高,技术手段高,但明显和溢价是不相匹配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
代理,附加值,商业宣传!
药厂卖药,不是简简单单地投放到药店那么简单。
一般而言,药厂到药店的中间,还有全国代理商、区域代理商、省级代理商、地区代理商、县市级代理商……每个环节都有利润。
每层加一次价后,才能投放到药店和超市。
加到最后,可能售价就变成了出厂价的10倍!
而且越是经过加价的药品,越是会在药店货架的好位置出现,越是会被医生、药师推荐。
为什么?你猜。
此外,越是看起来花里胡哨的药,附加值也越高。
比如退烧药,主要有效成分是布洛芬、阿司匹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但是呢,直接卖这些药,利润太低。
于是厂家想了几个抬高药价的办法,包括但不限于:
1.加点别的成分,变成复方药,价格能翻好几倍。
2.变换一种形式,比如口服液,胶囊,冲剂等等看起来更“高端”的样子。
3.加一些中药材,变成中成药。
4.把化学合成有效成分,变成天然提取的方式,打健康牌。
……
以上这些方式,额外付出的成本很低,但就可以抬高数倍的药价,何乐而不为?
再有一个,就是广告成本。
电视上有很多名牌药的广告,暖暖的,很贴心。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广告费,也都会转移到药价上。
而像东北制药这种2元一盒的退烧药,别说广告了,包装都是一层薄薄的塑料纸……
东北制药的退烧药虽然性价比高,但平日里大家都买不到。
为啥?
因为无论是1.4元维生素C和2元的“扑热息痛退烧药”,他们一般都在药店最不起眼的角落。
甚至很多药店都不会进这种药卖,因为没有多少利润!
如果不是这次抢药危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感冒药、维生素可以那么便宜!
其实,这种基础类的药物,国家一直会有集采政策,给企业补贴,同时给一些吃不起药的人一个兜底。
但就是因为没啥利润,医生也好,药店导购员也好,都不乐意给你推荐这种药,药企也不乐意多生产。
患难见真情。
值此全民缺药时刻,东北制药站了出来,在别人都在变相涨价之际,依然选择分文不涨,而且还加班加点地赶制。
这种温暖,就像一个南方人跑到东北菜馆吃菜的欣喜感一样:什么?6块钱的炒时蔬,你给我上那么一大盆?
其实东北制药这几年效益并不好,缺少创新药,缺少高利润的药物,前几天还被罚了款。
企业应该是要逐利的,毕竟有利润才能生存。
但在某些特殊时刻,我们也需要这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我们需要它们,去打一些人的脸,去照见一些人的无耻和猥琐。
比如某中成药企业,硬是要在口罩上加点中药护体的噱头,再发一笔国难财。
不过大家也不要着急,有些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境外势力”,已经帮我们收拾奸商了。
另外,我国有全球50%的布洛芬原料药产能,但平时需求少,所以产的少,给点时间,绝对能供应的上。
作者:木蹊说,世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