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上海ICU病房,仁济南院重症“定海神针”详解救治现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4月7日起转为定点医院。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老年患者、重症患者救治是上海本轮疫情的重点,ICU病房的情况究竟如何?
4月26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以下简称仁济南院),这里是上海市级定点医院之一,全院床位数已增至892张且全部收满。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床目前有38张。床头的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时刻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目前,ICU病房60岁以上患者占80%以上,80岁以上患者大约32%。同时,合并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接近一半。
26日,ICU病房内两位患者经过一周左右的悉心救治后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同时,从区级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转运过来的重症患者已在路上。进口小分子药物、中医药均投入患者治疗当中。
仁济医院副院长王争告诉记者,医护团队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坚持三个原则,即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已建立对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的救治工作机制,重点关注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当天14时,记者看到,仁济医院院长、仁济南院专家组组长夏强坐镇进行危重病例讨论。重症医学科、肾脏科、心内科、泌尿科及首席专家等十余位多学科专家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参与,精准制定“一人一策”。这样的讨论每天14时准时进行。
4月26日14时,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指挥部进行病例讨论,线下线上十余位专家参加。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透过监控视频传出的画面,ICU病房内的工作有条不紊。医护人员记录病人信息、备药、整理器械;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帮助病人进行俯卧位呼吸、检查调整补液速度……
当天,重症“定海神针”、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在忙碌之余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对仁济南院救治重症患者、老年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解答。
皋源在接受记者采访。 澎湃新闻记者 张呈君 摄
澎湃新闻:仁济南院重症病房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皋源:4月7日仁济南院转为定点医院以后,4月18日起设置ICU病房,床位数不断增加,从最初的12张床位增设至现在的38张床位。
截至4月26日中午,重症病房在院患者31人,已经转出2人。4月26日计划转出2人,预计还有更多病人转入病房,有的病人已在转院的路上。
在院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4岁,该患者合并有扩张性心肌病,心房有血栓,心功能差。年龄最大的97岁。
总体而言,60岁以上患者占80%以上,70岁以上患者大约51%,80岁以上大约32%。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大约占96%,合并有三种以上基础疾病的患者大约占48%。
患者主要是老人,且有多种基础疾病。真正由奥密克戎病毒株造成的重型、危重型肺炎患者,相对较少。
澎湃新闻:重症病房的救治如何开展?
皋源:基于上述的病情特点,仁济医院母体医院高度重视,成立了全院专家组,每天下午2点对临床中发现的特殊病例展开讨论。
目前,舱内重症病房的医生有40多人,组成了ICU工作组,其主体是资深的重症科医生,还有急诊科、呼吸科、心脏科、外科、麻醉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在舱内救治患者。在定点医院的重症病房,日常工作和普通医院基本一致,只是医生穿的衣服变成了“大白”。同时,中医医生每天也要对ICU病房进行中医查房。
舱内医生每4小时一个班次,每一班的人员配比做到多学科组成,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
多学科团队各司其职。4月24日收了14位病人,23日收了10位病人,这里面就有不少外科病人,参与ICU工作的外科医医生能很好地处置外科疾病,发挥专长。麻醉科医生能够快速完成气管插管、神经外科穿刺,ICU医生专注于管理其他重症患者病情。目前来看,这样的团队行之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澎湃新闻: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和挑战在哪里?
皋源:随着患者大量收治进来,快速了解病人的病史是一个挑战。每个病人的基础病情、既往治疗情况不同,我们需要快速详细地了解每个病人病史。同时积极开展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评估病情,开展ICU相关的支持治疗。
这些患者常见有明显的低氧,部分患者有低血压,还有一些病人代谢紊乱、血糖紊乱、电解质紊乱,所以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此外,我们要快速完善病人的影像检测,如肺部CT。通过CT查看病人到底是不是新冠肺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是哪一种类型,严重程度如何,种种情况都要进行快速仔细的评估。所以说,刚开始接收病人的工作量相当大。
澎湃新闻:最近有没有印象较深的病人?
皋源:今天(4月26日)我们有两位患者计划转出ICU,一个是18日收入ICU病房,还有一个是21日收入ICU病房。
其中,18日收治的患者是女性,50多岁,既往有重症肌无力病史。近期她做过一个胸腺瘤手术,手术才不足一个月。感染新冠后,诱发了重症肌无力危象,出现呼吸衰竭。紧急送入ICU后,进行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维持她的生命体征稳定。
对她的原发疾病,我们进行了两次血浆置换,接着进行了大剂量丙球冲击治疗,患者的重症肌无力危象很快缓解了。4月24日这位患者拔除了气管插管,26日计划转入普通病房。
另一位患者是70多岁的老人,由于在病房出现突发的低氧低血压,21日早晨转入ICU。我们对病人进行快速评估,当时病人出现严重的休克,可能的原因是他本身有低血容量,生病以后进食不好,后面继发了感染,我们高度怀疑是细菌感染,而非病毒所致。
这个病人有心脏病史,做过冠脉支架手术。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心源性的因素。同时,这个患者还可能因脱水以后,凝血指标非常高,肺栓塞筛查指标D-D也急剧增高。所以当时还有一个担心,这位患者是否为突发肺栓塞?我们团队经过全面、动态的评估,经验性治疗以后,快速排除了心源性因素和肺栓塞。通过液体复苏、抗感染等治疗后,这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很快改善了,但低氧状况还在加重。
当时面临一个问题,患者需不需气管插管?讨论之后,我们立即为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这时,发现患者的氧合指数迅速改善。最终,经过这样的综合性的治疗以后,病人的病情快速改善。后来根据血培养的结果,证实这位患者是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突发病情,我们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位患者的病情这几天都很平稳,今天计划转出ICU病房。
4月26日14时,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指挥部进行病例讨论,线下线上十余位专家参加。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澎湃新闻:对重症病人而言,是否难度主要在基础疾病治疗上,而非核酸转阴上?
皋源:这些患者的核酸转阴也不容易。根据仁济南院的数据,成人平均住院天数为8.9天,儿童平均住院天数为9.2天。其中,成人的数据中包括儿童的陪护家长,他们很多属于无症状患者。也就是说,其实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住院时间是偏长的。
总体而言,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病情进展,两方面都要做好。一方面积极开展针对新冠的抗病毒治疗,包括小分子药物、中医药的应用,让患者尽快转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
澎湃新闻:进口小分子药物和中医药目前的应用效果怎么样?
皋源:辉瑞的小分子药物推荐在起病5天内给予治疗,越早使用效果越好,主要在轻型患者有病情加重倾向时使用。而对于已经发展成重型患者的病人,它的疗效还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了很多中医药物,在ICU病房则更多是救急的治疗,比如相关药物对休克患者的疗效很有用。还有很多口服药物,比如人参粉对提升患者免疫力、身体机能有用,生大黄粉能够解决患者便秘或大便不畅。
药物的应用,最重要是基于病人的具体情况恰当使用。
澎湃新闻:抗疫两年多,以前积累的经验发挥了哪些作用?
皋源:我主要在上海开展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抗疫两年多来,和最初相比,现在的救治模式有很大改变。两年前,主要关注新冠肺炎病情的加重,更加强调呼吸支持,重症支撑的技术非常关键。比如,早期俯卧位通气,证实对肺部感染重的患者很有效。这个经验延续到现在也很有用。重点是把患者分型分清,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早期轻型俯卧位治疗。
同时,MDT(多学科诊疗)非常重要。两年前,我们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参与救治时,MDT团队包括重症科、呼吸科、感染科、ECMO团队等等。而现在我们MDT团队就更加广泛了。由于奥密克戎病毒株本身的特性,重病患者主要由基础疾病导致,因此MDT团队涵盖的学科需要更广泛。
目前,全市成立了15个专科53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市级专家团队,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清单式管理,每天固定时段进行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像仁济南院这样的市级定点医院,我们院内的MDT团队也非常强大,每天下午2点开展多学科会诊,为病人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