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美」重症·八仙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让湖北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一度陷入了极为困顿的境地。新冠肺炎像从黑暗里突然跳出来的对手,在被动中仓促“接火”时,医学界对这种新发突发传染病一无所知。在国家统一调度下,呼吸、重症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医学专家尽赴武汉,医务人员陆续集结,在数十家医院里与新冠肺炎日夜对垒。经过近3个月的艰苦战“疫”,新增病例、在院患者、病亡率,一条条曾经不断上扬的曲线,被坚强的中国医生逐一摁了下来。
从3月20日开始,武汉市的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逐步集中收治在几家定点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随之调整了医疗救治专家组的工作策略。邱海波(左四: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右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杜斌(右一: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左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蓓蕾(右四: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康焰(左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右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左三: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等8位专家组成员进驻7家重症定点医院,与各医疗队一起,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他们被称为“重症八仙”。
杜斌
3月22日,杜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ICU病房查房。
杜斌总是奔波在武汉所有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医院之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巡查5家医院的ICU病房。在杜斌的心里,指导救治最好的方式就是带头守在病床旁、守在患者身边。情况紧急时,给病人气管插管、吸痰,杜斌都亲自上。他深知,越有风险的时候越要带头上,因为只有自己做了,才能够对别人提出要求。
目前,武汉疫情已经积极向好。杜斌表示,在较长的时间里,还有一部分危重病人需要接受治疗。这些从事重症医疗的医生和护士说:“我们要坚持到最后,等到这些病人的情况真正稳定,我们才会回家。”
童朝辉
3月23日,童朝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巡查时发现问题并与医疗队医生沟通。
17年前,他临危受命担任医院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患者无一例死亡。17年后,他再次请缨,义无反顾地“出征”武汉。童朝晖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他会及时整理每天的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与公众分享临床心得。如何做呼吸支持(EC鄄MO时机把握和并发症防控)、如何防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等,都出现在他的诊疗日记中,很多临床医生都在“追更”。网友称赞他的日记“太靠谱了”“接地气”“只有经常在临床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郑瑞强
3月30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郑瑞强全副武装投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郑瑞强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早派往武汉支援当地医院的专家之一。作为一个经历过抗击SARS的医疗老兵,郑瑞强直言有了2003年的经历,他不会恐惧这个高传染性的新型病毒,还可以通过丰富的经验尽可能消除一线年轻医护人员对于疫情的担忧。
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办公室里,他时常主动与其他年轻医护人员攀谈,用轻松的言谈化解年轻医护人员紧张的情绪。郑瑞强说:“我们ICU的工作是与死神抢人,如此压抑的工作环境,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姜利
3月27日,姜利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病区医生办公室讨论患者病情。
姜利已经在金银潭医院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在8位专家中,姜利是唯一的女性。“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什么道理推辞,作为一名ICU医生,这是我的本职,是应该做的。”对于自己到武汉一线支援,姜利非常淡然,“在武汉严峻的疫情下,尽全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多救治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好了一件事情。”
邱海波
3月26日清晨,邱海波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参加ICU病区的早交班,探讨危重症患者病情及最新救治方案。
在武汉疫情压力最大的时候,邱海波每天都要进ICU病房去抢救患者。进了ICU病房,他就进了自己的专业里。到每一个患者床前查看病情,调整呼吸机设置。当患者需要俯卧通气的时候,他还会在管床护士的指挥下,与其他医生一起搬动患者,一点都不像个“高级专家”。他总说:“ICU医生是为重症患者而生的。重症患者在哪儿,我就应该在哪儿。”
康焰
3月24日,康焰在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查看重症患者。
每天下午,康焰都会定时组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三个批次的援鄂医生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部的专家进行远程多学科的危重症病例讨论,为每位危重症患者提供最优化的“一人一方案”。
“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对湖北患者的干预和治疗,全都能达到华西医院日常工作的水准。”同时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和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联合专家组组长的康焰,牵头组建了重症救治MDT讨论组。截至3月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危重患者180余人,其中大部分已转为轻症并转院。
管向东 赵蓓蕾
3月29日,管向东(左)和赵蓓蕾(中)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巡查重症、危重症患者。
两个月来,他们最忙时一天要进两三个医院的ICU病房,努力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如今,很多医院已经清空患者,他们又转战雷神山“驻守”。
雷神山医院是目前在院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他们连续数日逐一巡查重症、危重症患者。赵蓓蕾坦言,医学界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水面,还不知道河床是什么样子。”管向东也表示,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医源性的损害,想办法拖住重症患者的生命,让体内的抗体有机会消灭病毒,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
来源:中国人口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