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杨康王重阳:今年的年夜饭有点纠结

  从外地出差回到家,没有摘去口罩,洗了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开始一天的自我隔离。因为明天准备去看老人,所以在回家前去做了核酸。几天前看到张忆安关于母亲去世的讲述,所以我必须等到检测结果出来,才可以出行。疫情下,能够坦然相见已经是一种幸福。

  

  在“二十条”和“新十条”的政策下,防疫工作重心开始从防控感染转为医疗救治,保健康、防重症成为目标。但治疗毕竟只是被动的、最后的手段,低成本、能选择、凭自愿的核酸检测还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是可以减缓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二是可以缓解各类人群的焦虑,三是可以做到对症下药的正确治疗。

  现在,无论是应检尽检还是愿检尽检都不大容易。做核酸是个比较煎熬的过程,通常要排2-3小时的队,再等上12个小时左右,才能够知道结果。各地、个人资源条件不同,这个只是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实地观察。

  

  愿检尽检比应检尽检更重要。愿检尽检既是对公民健康权的尊重,也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职能。坦荡和谨慎并行能够更好地缓冲来势汹汹的疫情传播,维护人群的多元化需求,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期的实践证明,“一刀切”的做法,大多不符合实际。我们太擅长于“管控”,而弱于“精准”。

  在码这些文字的时候,接到了一个长辈的电话。因为担心药品的不足,老人去了一趟医院,人潮汹涌中“中招”了。报告社区,社区说居家吃药观察。幸运的是两天来除了体温从37到38.5再到37度和没胃口外,无明显的不适。在为老人感到庆幸、高兴的同时,我相信了医生朋友的话——目前医院新冠风险系数最大。在此,向医护人员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近日,各路专家大伽一时间似乎都成了神雕大侠,说着自己或他人的故事,传授着如何修炼九阳真经。金庸生前肯定没有想到,杨过、杨康、王重阳的名字一夜之间再次九州传扬。焦虑甚至恐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谁也不知道那个1%、1‰、1?……或者更小的比例会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曾经向一些CDC的性病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做过调查。他们能够义无反顾的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但没有一个人回答是否愿意自己的亲人与相关人员密切接触。张亿安先生激动的言语,更多的是针对工作的效率和措施的效果。躺平,肯定不是疫情要防住的正解;放开,也不是对优化的解释。

  风险远离的时候,人人可以举起道德和权威大旗。但当风险临近甚至降临时,有几人可以从容不迫?能够发声的大多是不简单的。吹鼓手容易、啦啦队好当,但冲锋不易。于是,街头主动戴口罩的比例更高了,封闭的公共场所中许多人换上了N95、KN95,羊羊羊终于从绝大多数人的动漫故事演变成现实生活。

  

  我希望,在头条看见彼此,但我更喜欢,现实中相见的幸福。愿检尽检不只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对他人和亲人的负责。元旦、春节将近时,可能也是疫情高峰时,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今年我们真的可以踏踏实实、安安心心的吃顿团圆饭吗?又或者你真的能够安心的带着老人、孩子出门旅游吗?

  这个社会,既有无畏病毒的人,更有胆小怕病的人。医院和药品的挤兑、抢购已经在提醒风险的来临。再次呼吁相关部门迅速出台措施,保障好当前的愿检尽检,降低人群焦虑、减缓传播速度、缓解医院压力。世界很大,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都能够做到整齐划一的,能够包容、可以选择,才能够多元和谐。检查不是为了其他,只是为了放心。

  曾经的武汉保卫战、疫情阻击战,为降低新冠病毒风险争取了两三年的时间。如今,我们可能会面临着持久战?无论是歼灭、还是共存,若无它法,就让我们科学的、勇敢的、从容的去面对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