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这首《饮中八仙歌》中,生动描绘了唐代8位文人墨客

  中国道教中有“八仙醉酒”的故事,这“八仙”一般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在中国不同朝代,“八仙”版本的人物略有不同),所以又称为“醉八仙”,不过,文人群体中也有“酒中八仙”,此典故源自唐代诗圣杜甫写的一首诗,叫做《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在常清君看来,此诗别说内容独树一帜,即使纯从格式上来讲,也是独具特色,全诗共有22句,在句数上是传统绝句的近6倍、律诗的近3倍,而且句句押韵。

  诗中共提及了8位喜欢饮酒的唐代文人墨客,常清君就以他们在诗中出现的顺序,来依次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首先闪亮登场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贺知章,他至少有两首几乎家喻户晓的诗作,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一首是《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另一首是《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杜甫这首诗中描绘他饮酒喝醉之后,骑在马上摇摇晃晃,就如同乘船时遇到波浪而导致的晕船现象一般。而且最让人称奇的是,他有次在醉酒之后的行进途中,因为醉眼昏花而坠入井中后,竟然在井底睡着了。当然我想这应该是一口枯井,不然……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常清君猜想这里的“狂”也多少和酒有些关系吧。

  

  第二位是唐代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诗中描绘他饮酒三斗以后才去朝见皇上。路上碰到装载酒曲的车,因闻到飘过来的酒味后,引得垂涎三尺,还为自己没能封王在据说涌出来的泉水的味道,就像酒一样的甘肃酒泉郡而遗憾不已。

  第三位是唐玄宗时期曾任左丞相的李适之,诗中描绘他每天为饮酒助兴不惜花费万贯之财,喝起酒来简直就如同海里的巨鲸吸纳百川之水一样厉害,因受奸臣李林甫排挤而罢相辞官,自我调侃是喜欢饮酒,不想被公务缠身,同时也是为了让贤。

  第四位是唐代吏部尚书崔日用的儿子崔宗之,他因袭父封为齐国公,官至侍御史,与李白交情深厚。诗中描绘他是一个潇洒的美少年,举杯饮酒时,常常傲视青天,其身姿犹如玉树一样潇洒秀美。成语“玉树临风”的最初出处就是他这里。

  第五位是开元进士,曾做户部和吏部侍郎的苏晋,诗中描绘他虽然在佛像前长期斋戒吃素,不过一旦饮起酒来就常把佛门不能饮酒的戒律忘得一干二净。

  第六位是唐代浪漫大诗人李白,有关他的四句诗中,第一句描绘他喝一斗酒就可以立马创作百篇诗歌,这等功夫堪称一绝;后面三句则是描绘有关李白的几个经典故事:

  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应诏至长安,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并赐食,亲为调羹,诏为供奉翰林。有一次,唐玄宗在沉香亭召他写配乐的诗,而他却在长安酒肆喝得大醉。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也曾记载:玄宗泛舟白莲地,召李白来写文章,而这时李白已在翰林院喝醉了,玄宗就命高力士扶他上船来见。

  李白被称为“诗仙”,现在又有了“酒仙”之称,已经至少拥有“双仙”的名号了。

  

  第七位就是当时人称“草圣”的张旭了,众所周知,唐代有“三绝”,即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这可不是段子手随意编的,或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流传的,而是唐文宗李昂(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公元826―840年在位)向全国诏书御封的。张旭和此诗中的另一位“酒仙”贺知章同为唐代“吴中四士”之一(另两位是张若虚和包融)。

  诗中描绘他饮酒三杯就可挥毫书写,他常不拘小节,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挥笔疾书,其书法如云烟之泻于纸张。

  最后一位是以嗜酒闻名的布衣平民焦遂,诗中描绘他豪饮一通美酒之后,精神随之振奋,在酒席上高谈阔论,常常语惊四座。

  常清君云:处世潇洒品乐趣, 举杯豪饮乃酒仙。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