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过||我就是那只薛定谔的猫

  金台观察:

  

  12月10日,放开后的周六——大街上空无一人,地铁站空无一人,商场空无一人,餐馆门可罗雀……

  期待中的烟火气并没有回来。

  从一种静默居家,到另一种静默居家。生活状态似乎相同,心态却已大不相同。

  人在北京,一半阳了,一半在阳的路上。

  我们单元的一户人家早阳了,但我的生活几乎没受影响。换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至少整个单元楼封控5天。

  第一次,新冠离我近在咫尺。最近几天,我的朋友接二连三的阳——症状各不相同,心态各不相同。

  12月以前,只有新冠是病,其它都不是病;12月以后,其它病都是病,只有新冠不是病,新冠可以在家自愈。

  病毒在不停的变异,专家们也在变异,互联网的记忆让一些专家原形毕露——网友们集体深扒专家们过去的观点和言论。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奥密克戎的传染力超强,实在没办法动态清零,但却在迅速清阴。

  群体免疫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将被感染。中疾控的专家说,最终会有80-90%的人感染。

  按目前的趋势,第一波感染高峰将很快到来,基本知识的普及,很必要!

  防疫千万条,第一条是祛除心理的恐慌。

  疫情让社会乾坤颠倒,人间阴阳失调。

  我发现疫情管控放开后,大家行为特别规范,整齐有序:戴口罩、自主检测、自备药物。普通口罩不行,必须N95,所以N95脱销了;抗原试剂遭抢购,得提前预订;药物一种不行,多多益善,所以感冒药断货了,莲花清瘟涨了10倍……

  “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用贝克莱的这句名言来解释“薛定谔的猫”似乎也有一定道理。

  新冠肆虐三年来,共存、清零、躺平,各种观点撕裂排斥,甚或大打出手。

  说到底,任何一种瘟疫的大流行,既不可预测,也难以控制,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少损失。

  好比现在的新冠,就像薛定谔的猫,只是现在变成了“薛定谔的羊”。

  “薛定谔的猫”虽然是在量子力学领域下进行的思想实验,但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也常常将“薛定谔的猫”来比喻一种现象。

  我们可以将“薛定谔的猫”表示事情无法预测性,也就是说,一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那么它就会有两种结果,但我们一旦做了,它就只剩下一种结果。

  这就好比疫情的防控,无论采取哪种策略,都会让一部分人不满意并遭受批评。

  如果把“猫”换成“羊”,疫情的放开同样适用——未来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无论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造成的事实结果就是,我们将与薛定谔的猫共生共存。抱团生存,不谈太遥远的未来,应该是当下最需要的。若有缘结成一家人,或许不应当过于互相折磨。谋生、做点喜好的事,顺便实现此生的生命价值就很好。

  疫情3年,当越来越惨烈的天灾人祸猝不及防地袭来,当战争的火焰在并不遥远的他国点燃,当越来越多的熟悉的陌生的人消失后再也没有回来,当能不能开学都成了薛定谔的猫。

  “原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过是可遇不可求的盛大欢喜。平凡的我们,于风雨飘摇中撑起屋檐之下的一方烟火,才是人生的小确幸。随遇而安,就很好。”

  我们现在都是“薛定谔的猫”或者说“薛定谔的羊”。

  随着疫情的有序放开,出入大部分场所已经不需要提供健康码和核酸报告,因此,就出现了阳性人不知道自己是阳性,阴性人更不知道阳性人是阳性这样的一种半阴半阳的状态,而确定是阴性还是阳性,需要通过核酸报告和抗原检测才知道。

  薛定谔的猫,它处于一种生死叠加的状态,而作为有序放开后的我们,都处在了一种阴阳叠加的状态……

  现在的“10混1”核酸检测,一个人有阳,其他9人就会陪绑。你可能陷入量子纠缠里疫情的现状,可以让你很好地理解量子理论中那只不生不死的薛定谔的猫,你不去观测(做核酸)它,你的状态就介于阳和不阳之间。一旦你观测它,立刻就坍缩成阳性。

  这几年这么来来回回地倒腾,不管是巴浦洛夫的狗,薛定谔的猫还是农民的猪,都被揍懵了。对于大部分人来,生活处于一种混乱的阴阳失调状态。

  只要出门吃饭逛街还要核酸,就痛不欲生。

  病毒肆虐的年代,生活就像开盲盒,自由就像薛定谔的猫。

  有人甘心臣服于现状,说着躺平挺好;有人戏谑自嘲,发发牢骚之后依旧热爱生活;有人急迫于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拿着喇叭站了好高……

  2019年12月8日,武汉发现第一例不明原因肺炎,2022年12月5日,新十条宣布有序放开,三年时间,山川湖海与柴米油盐无法相和,要生活,要看远方,也要活着,大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执己见,却也无从选择。

  你可能现在处于一种“非阴非阳”的状态。

  每天都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巴巴地去做核酸,每天都是半个小时起步。今年就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被训练出了条件反射。哪怕一点关于疫情的风吹草动,都能让我瞬间应激:要不要买菜,要不要屯药?

  

  “去经历一切你想经历的,去感受所有你想感受的。薛定谔的猫在没有打开箱子以前,没有人知道生死。当一件事只有两条路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一定要去选择,大胆的往前走,因为无论选哪条路,你都会后悔。”

  这就好比疫情防控,无论是“动态清零”,“有序放开”,“躺平共存”,每个人都是基于自己的立场和损益去选择,无所谓对错。

  随着社会上的“阳性”越来越多,曾经得过新冠的患者们,终于不再避讳,敢于承认“自己阳过了”。其实,自疫情开始,对于有过感染经历的人,社会从未歧视,顶多只是同情。但是,很多新冠患者,却避讳谈论这方面的经历。比如,据以前的新闻报道,有新冠患者感染后,虽然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经历,但却一直不敢把这段经历告诉家人。对于他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从心理角度来说,可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杨过”的人群较小,害怕会遭受到歧视或偏见。而随着社会上的“杨过”日益增多,同类人群日益庞大,也就慢慢消除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障碍。但是,这也使我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杨过”在社会上占到绝大多数时,那些只占极少数的阴性人群,是否也会慢慢地出现“杨过”们原有的心理状态,忌惮谈论自己从未感染新冠的事实,以避免遭受到“杨过”们的歧视与偏见。

  其实吧,新冠疫情就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薛定谔的猫。只要它在,人类就难以安生。它每次出现都有两个特点:爆发的周期性及始发地的聚众性。如此耦合,很难推翻这不是人为的可能。可无论那双是怎样的上帝之手,已经把放它出来了,人类就难免遭此一劫。清零放开前,健康的人以被封的人为代价,放开后全民共担责任。要抨击就抨击生物医疗核酸检测那帮人吧——他们为了私利哪管身外洪水滔天。

  无论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对我们造成的事实结果就是,我们将与薛定谔的猫共生共存。抱团生存,不谈太遥远的未来,应该是当下最需要的。若有缘结成一家人,或许不应当过于互相折磨。谋生、做点喜好的事,顺实现此生的生命价值就很好。

  疫情3年,当越来越惨烈的天灾人祸猝不及防地袭来,当战争的火焰在并不遥远的他国点燃,当越来越多的熟悉的陌生的人消失后再也没有回来,当能不能开学都成了薛定谔的猫时,一切便就走到了另一个开始。

  “原来,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不过是可遇不可求的盛大欢喜。平凡的我们,于风雨飘摇中撑起屋檐之下的一方烟火,才是人生的小确幸。随遇而安,就很好。”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你去药店买药一定会遇到最初买板蓝根的人又在买连花清瘟……

  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但是请相信,世上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粉身碎骨!

  放开后的短暂慌乱是可以预见的。三年了,实体的墙倒下了,但是心里的墙还没有,人们需要时间去做心理建设,我相信终有恢复活力的一天,这一天不会太久了。

  后疫情时代,重建信念和信心,请相信美好,生活值得我们全力以赴。

  阳过后就成“杨过”。16年后的杨过有多厉害?黯然销魂掌无敌,黄药师拼尽全力都打不过。

  而经过三年疫情的摔打,阳过之后,我们一生终将百毒不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