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发布 包括典型积水内涝点、下凹式立交桥等400余处

  原标题:首份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发布 包括典型积水内涝点、下凹式立交桥等400余处

  进入汛期,北京地区降雨呈现突发性强、局地明显、短时雨强大等特点,由降雨引发的积水内涝逐渐成为“常态化”风险。为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积水内涝风险的理解,市水务局首次绘制完成北京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并面向社会公布。地图直观展示了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风险点位分布,给出相应的避险措施,为市民雨天出行提供指引。

  覆盖中心城、副中心及回天地区

  市水务应急中心副主任潘兴瑶介绍,经过积水点治理、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等多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北京的积水内涝防控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由于城市城镇化急速扩张,极端降雨频发等原因,积水内涝防控管理的难度也随之提升。

  潘兴瑶介绍,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主要针对下凹桥区、市政主干道路等易产生积水内涝风险的区域,通过梳理近十年积水内涝风险点台账,同时辅助水文水动力模型、大数据统计等技术,采用“风险分布图+信息列表”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形成覆盖北京市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和回龙观天通苑区域积水内涝风险地图,面向社会公众发布使用。

  风险点位涉及三大类

  此次发布的城市积水内涝风险地图,包括典型历史积水内涝点、下凹式立交桥、积水内涝风险分布图三种类型。

  典型历史积水内涝点位分布图,归纳整理了2011年至2021年十年间发生过多次积水的点位,共计139处。下凹式立交桥分布图,标明了极端天气下易产生积水的立交桥,涉及永定门桥、科丰桥、金安桥等244座桥区。

  积水内涝风险分布图列出了可能发生风险的点位,分为四色风险等级。具体风险评级是按照国家标准以及北京市地方标准降雨等级要求,设置24小时降雨量299毫米为主要情景,同时叠加15分钟47毫米、1小时97毫米、3小时148毫米等多个短历时降雨过程,通过“北京模型”、大数据分析等提取积水内涝风险区域划分而成。积水内涝风险区域总面积为97.91平方公里,信息列表包括主要风险点64处,如朝阳区的大望路铁路桥下、和平里铁路桥(金泰桥),海淀区的上清桥,丰台区的大红门东桥等,同时列出所在区域、具体位置等信息。

  将与多款地图APP信息共享

  潘兴瑶提示,积水内涝风险地图的发布对属地政府、行业部门以及市民可起到风险提示辅助作用,但由于降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风险地图难以精准覆盖全部风险情况,地图仅涵盖了历史上发生过的,或通过模型模拟可能发生积水内涝风险的点位,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天气预报和各类预警信息,向市民提供具体的积水内涝风险防范指导。

  当发生降雨或预警后,各级政府部门除应密切关注属地风险区域外,还需结合降雨过程、强度、落区等信息,判断管辖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风险,根据职责做好积水内涝防御准备。进一步加强风险区域监测与布防,及时采取疏导、抽排、断路导行等措施,降低积水内涝对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市民应实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各类预警信息,及时规避各类风险。如遇险情,及时采取避险自救和紧急呼救,保障自身安全。

  考虑到降雨的不确定性、城市建设变化等影响,未来积水内涝风险点位还将定期更新。“目前我们正在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平台洽谈,下一步将进行信息共享,实现雨中出行时提前提示绕行危险路段,更好地服务市民。”潘兴瑶说。(王天淇)